"那些需要重点养护的中药,到底该咋伺候?"今天就带大家揭开中药材养护的神秘面纱,我在药房摸爬滚打二十年,发现很多贵重药材发霉变质,多半都是养护没做到位,咱们今天就唠点实在的,全是药房师傅们压箱底的绝活。
温湿度就是药材的命根子 走进任何正规药房的库房,准能看见墙上挂着温湿度计,这可不是摆着看的,人参、虫草这些娇贵药材,对温度敏感得像刚出生的婴儿,去年隔壁药房的野山参,就因为夏天室温飙到30度,半个月就软得像萝卜。
老师傅教我个土办法:梅雨季在库房角落放个石灰箱,上面盖层纱布,这招比什么除湿机都管用,成本还低,像川贝母、冬虫夏草这些怕潮的药材,旁边都得备着干燥剂,但别把温度打得太低,当归、黄芪这些根茎类药材,温度低于15度就容易发脆。
防虫防潮要打组合拳 前些年我亲眼见过,整整一麻袋枸杞被虫蛀成筛子,现在聪明人都用"三明治"存储法:底层铺上花椒,中间放药材,再盖层艾叶,这天然驱虫剂比化学药剂强百倍,关键还不伤药性。
遇到已经生虫的药材,千万别暴晒,那年晒了批斑蝥,结果有效成分全挥发了,正确做法是用磷化铝密闭熏蒸,不过这个得专业人士操作,平时没事就开开紫外线灯,既能杀菌又不伤药材。
定期翻晒有大学问 很多人以为所有药材都要晒太阳,大错特错!像西洋参、燕窝这些含蛋白的药材,阳光直射半小时就发黄,我们都是选阴天或者早晚的柔光,摊开在竹匾上透气,翻动的时候要戴蚕丝手套,指甲缝里都不能藏灰。
记得上个月整理库房,发现两盒陈皮表面有白霜,这可是好东西,说明柑橘苷要析出,正好印证了"陈皮越陈越好"的说法,但要是其他药材长霉,赶紧用高度白酒轻轻擦,千万别用水洗。
分类存放讲究多 药房库里永远实行"隔离政策",动物类药材单独锁在铁柜里,不然麝香、鹿茸的味道能把整屋药材串味,矿物类的朱砂、雄黄得放在陶瓷罐里,绝对不能用金属容器,最逗的是毒蛇和金银花,明明八竿子打不着,偏偏不能放隔壁——蛇腥味会渗到花里。
包装材料暗藏玄机 别小看包药材的油纸和陶罐,十年前改用塑料袋装三七,结果药效流失得厉害,现在都用双层宣纸包裹,外头再套棉布袋,像阿胶这种膏方,必须用蜡封严实,否则吸湿后黏成一团。
日常巡检不能懒 老师傅每天必做三件事:闻味道、查颜色、摸干湿,库房角落备着放大镜,专门检查细小的虫卵,上次就是靠这个,提前发现党参上的锯谷盗幼虫,避免整批报废。
特殊药材特殊伺候 含糖量高的地黄、玉竹,得放在阴凉通风处,旁边备着明矾吸潮,树脂类的乳香、没药,温度稍高就粘连,必须冷藏,最金贵的牛黄、珍珠,要裹上三层丝绸,再放进鎏金盒子。
这些年经手的药材堆起来比人还高,说到底养护就是个良心活,该用古法时候别偷懒,该用新技术也别死板,记住三个关键字:勤查看、巧收纳、懂药材脾气,下次要是见到药房师傅对着药材吹胡子瞪眼,保准是在跟这些娇贵的"祖宗"较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