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理老家药箱时翻出个布包,里面晒得干巴巴的草叶散发着熟悉的苦香,老妈说这是酱瓣草,打从她外婆那辈就开始采回来备用,谁能想到田埂边随手揪的野草,居然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本事?
【消火退烧的土方子】 前阵子隔壁王婶家小子满嘴燎泡来串门,我妈掐了把院角的酱瓣草煮水,看着那小半碗墨绿色汤汁,我直犯嘀咕:"这比苦瓜汁还苦的玩意儿能喝?"结果第二天再见孩子,嘴唇上的水泡真就瘪下去大半,老辈人说这草专治"上火",春天吃了太多香椿鱼腥草这类发物,抓一把酱瓣草煮水,比药店买的金银花露还管用。
【厨房里的急救员】 上个月切土豆丝划了手指,奶奶顺手揪了根酱瓣草嚼碎敷在伤口上,刚开始嫌它味道冲想擦掉,老人家急得直跺脚:"止血消毒全靠它!"说来也怪,往常创可贴都得换两三回,这次半天工夫就不渗血了,后来查资料才懂,这草含的鞣质和黄酮类物质确实有收敛止血的作用,活脱脱天然创可贴。
【养肝护胆的秘密武器】 公司体检查出脂肪肝的老张,现在每天保温杯里都泡着酱瓣草,他说老家有个赤脚医生教的偏方:春天采的酱瓣草晒干后,早晚各抓一小撮滚水焖泡,喝了两个月再去复查,转氨酶指标还真降了不少,中医理论认为这草入肝经,能疏肝解郁,特别适合经常熬夜应酬的上班族。
【喉咙痛的克星】 教师节给班主任送润喉糖时,她神秘兮兮掏出个铁罐——里面装着晒干的酱瓣草蕾,说是每天含两粒,比西药含片还管用,仔细琢磨确实有道理,这草含有的挥发油成分能缓解咽喉炎症,加上微微的麻涩感,含着就像给嗓子做了个SPA。
【外用消肿有奇效】 上周爬山被毒蚊子盯上,脚踝肿得像个馒头,邻居大妈摘了几片新鲜酱瓣草,捣出汁液混着白酒调匀,拿纱布敷了半个钟头,凉丝丝的很舒服,当晚痒痛就减轻大半,查了文献才知道,酱瓣草里的生物碱确实有抗炎消肿的作用,古代郎中常用它处理跌打损伤。
不过要说清楚,这草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服,孕妇和哺乳期女性更要谨慎,毕竟野草虽好,也不能当饭吃,最好采收清明前后的嫩株,这时候药效最足,老了的茎叶不但发柴,还带绒毛容易刺激喉咙。
现在城里中药房很难见到酱瓣草,倒是不少养生博主开始在阳台种盆栽,其实只要避开农药污染区,野外生长的反而药效更佳,下次遇见千万别当杂草拔掉,这看似普通的小草,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天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