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理药箱时翻出一盒安宫丸,突然想起邻居张阿姨去年中风时医生开的就是这个药,很多人以为它只是"救命药",其实它的用处多着呢!今天就带大家重新认识这个中成药里的"多面手"。
安宫丸到底是啥? 这个金黄色的小药丸在南方家庭并不陌生,很多长辈都会备着,它源自清代名方"安宫牛黄丸",主要成分是牛黄、犀角(现代多用水牛角浓缩粉)、麝香这些名贵药材,别看它个头小,却是中医"温病三宝"之一,专门对付热毒引起的急症。
五大隐藏技能大揭秘
-
急救先锋:中风昏迷的"黄金三分钟" 去年亲眼见过隔壁王叔突发中风,家人立刻喂了颗安宫丸,虽然后来还是送医了,但医生说这个操作很正确,它特别适合那种突然面红气粗、手脚抽搐、痰液粘稠的情况,就像给大脑降场及时雨,能缓解脑水肿,不过要记住,这只是应急,该打120还是要打!
-
清热解毒:身体里的"消防员" 前阵子办公室流行感冒,好几个同事高烧不退,中医朋友说这时候吃安宫丸比抗生素还管用,特别是那种烧得说胡话、喉咙痛得像刀割的症状,它能把体内的热毒往外拔,有次我熬夜加班上火严重,含了半颗在舌下,第二天喉咙肿痛居然好了一大半。
-
预防中风:未雨绸缪的"守门员" 现在年轻人也要注意!我表姑50岁就开始每年立春、冬至吃一颗保养,她说这是老中医教的法子,特别是血压偏高、经常头晕的人,像惊蛰、夏至这些节气交替时,每天含服1/4颗,能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当然具体用量要找大夫确认。
-
日常调理:亚健康人群的"充电宝" 别小看它的日常用途!长期对着电脑眼睛干涩,睡前用半颗兑温水敷眼睛,第二天明显舒服很多,还有应酬喝酒前含点,能减轻酒精对肝脏的冲击,我试过在KTV里嗓子哑了,含服半小时居然又能开嗓了。
-
小儿惊厥:宝宝健康的"守护神" 朋友家小孩高烧惊厥,医院开了安宫丸备用,小孩子体质纯阳,容易受热邪侵袭,当孩子烧到39度以上,出现翻白眼、抽搐时,四分之一颗化水送服,能快速镇惊退热,不过给孩子用一定要遵医嘱。
这些人最适合备着 家里三代人都用过的老药,总结下来几类人最需要: ① 三高人群:尤其是血压控制不稳的 ② 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 ③ 经常熬夜的上班族 ④ 爱生气、肝火旺的人 ⑤ 体质偏热、怕热嗜冷饮者
使用避坑指南
- 寒性体质慎用:手脚冰凉、怕冷腹泻的人不适合
- 不能代替西药:中风患者该吃的降压药不能停
- 孕妇禁用:麝香成分可能导致流产
- 保存讲究:要放在阴凉干燥处,最好用蜡封保存
- 注意保质期:一般3-5年,过期后牛黄会失效
前几天陪老妈去同仁堂,药师说现在有种便携装的安宫丸,每颗独立密封,出门带着方便,建议大家选北京同仁堂、广誉远这些老字号,虽然贵点但用料实在,平时放两颗在随身包里,关键时刻真能救命。
最后提醒一句:再好的药也不能天天吃!偶尔用作应急或调理没问题,长期服用可能伤阳气,要是拿不准自己适不适合,最好找中医师把个脉,毕竟咱们的目标是养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