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来,小区里的木棉树就成了焦点,满树橙红花朵像燃烧的火焰,随风飘落的花瓣总有人捡回家晒干,前几天隔壁王阿姨端着保温杯神秘兮兮地说:"知道吗?这木棉花泡水可是去湿气的宝贝!"听得我赶紧查资料,发现这看似普通的花蕊里还真藏着不少门道。
要说木棉花的药用价值,岭南地区的老街坊最有发言权,这种在南方街头随处可见的乔木,其实全身都是宝,不过咱们今天重点说说它的"看家本领"——清热利湿,就像广东人爱煲的薏米汤,木棉花能对付春季特有的"黏糊劲儿",特别是回南天墙壁冒水珠的时候,抓几朵晒干的木棉花煮水,喝下去喉咙那种清爽感,就像给体内装了台抽湿机。
我认识的一位中医师透露过,他们接诊湿热体质的患者时,经常会开含木棉花的方子,这类人普遍舌苔黄腻、脸上油光锃亮,有的还反复长痘,有次看邻居家小孩湿疹发作,阿姨就用纱布包着木棉花煮水给孩子擦患处,没想到三天就见效了,不过她特别强调,这招只适合红肿渗液的湿热型湿疹,干巴巴脱皮的那种千万别试。
说到禁忌,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寒"字诀,木棉花性偏寒凉,那些手脚冰凉、大便稀溏的阳虚体质者,喝它就像往冰窖里倒冷水,有次办公室同事感冒咳嗽,听说木棉花能止咳就猛灌,结果咳没止住反而胃疼,后来才知道他本身脾胃虚寒,这寒性花茶等于雪上加霜。
还有个冷知识:木棉花不能和鸡肉同炖,老广爱煲汤众所周知,但木棉花和鸡肉碰在一起会产生微妙反应,之前看过民间偏方说木棉花炖鸡治妇科病,实际上两者性味相冲,特别容易闹肚子,要是正在吃降压药、抗凝血药的朋友更要当心,木棉花含有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加强药效,最好隔开两小时服用。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很多年轻人把木棉花当成"养生朋克"新宠,写字楼里流行用玻璃罐泡开花茶,看着花瓣在热水中舒展挺治愈,不过要提醒的是,新鲜木棉花不能直接泡水,必须彻底晒干,去年有个博主直播现摘现泡,结果观众喝完集体拉肚子——鲜花表面有蜂蜡残留,没处理干净就等于喝农药。
最后说个实用辨别法:药用木棉花要选完全绽放的,半开的不仅药效差,还可能带着植物激素,晒干后好的木棉花应该呈深褐色,摸起来脆脆的,如果发黏或有异味,肯定是受潮发霉了,现在正是木棉花季,大家捡拾时记得戴手套,有些品种绒毛会刺激皮肤,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