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蜀葵花,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那个开得像小喇叭的花",确实,这种在路边绿化带常见的植物,开花时能窜到一人高,红的粉的白的花朵层层叠叠,看着就喜庆,可别小看这随处可见的花儿,它可是藏着不少让人惊喜的本事呢!今天就带大家深度挖一挖蜀葵花的"隐藏技能"。
颜值担当:不只是好看的"花瓶"
蜀葵最出圈的当然是它的颜值,每年5-8月开花期,两米多的花茎顶着上百朵花,像串起来的彩色小灯笼,有意思的是,这花早上开晚上合,阴天太阳好的时候还会跟着光线转头,活脱脱是个会跳舞的"向日葵妹妹",很多小区拿它做隔离带,既能遮挡视线又不影响采光,关键还不用精心伺候——耐旱耐寒,撒把种子就能活。
不过别以为它只是景观植物,老祖宗早就发现这花浑身是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专门写过:"蜀葵花味甘性寒,苗叶根茎皆可入药",现在有些地方老人还会采新鲜花瓣捣碎敷蚊虫叮咬,效果堪比芦荟胶。
药食同源:藏在花里的养生密码
要说蜀葵花最厉害的,当属它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它能清热凉血、解毒消肿,夏天上火喉咙痛,摘几朵半开的紫花,加冰糖泡茶,喝两次就能明显缓解,有次我嗓子哑了半个月,喝了三天蜀葵花蜜饮(花瓣+蜂蜜腌渍),居然奇迹般好转。
对女性来说更是个宝,痛经时用干花煮水加红糖,比某些止痛药管用还不伤胃,记得去年闺蜜生理期肚子疼,我给她塞了包烘干的蜀葵花,后来她直接当成日常茶饮了,不过孕妇要慎用,毕竟活血效果太猛。
厨房新宠:能吃的观赏花
别以为药用就苦巴巴的,蜀葵花其实可以当菜吃!初开的花苞最嫩,焯水后凉拌像百合口感,去年跟云南朋友学了道"鲜花宴",把橙红花苞裹上蛋液煎饼,带着淡淡的野菜香,比槐花好吃多了,不过要注意避开喷洒农药的植株,最好选自家种的。
还能做成果酱,把花瓣加糖熬煮,凝固后抹面包特别清新,我试过加柠檬汁调味,酸甜口的特别开胃,但新鲜花瓣水分大,要做成功得掌握好熬煮时间,否则容易变成果冻。
天然护肤品:古人的美容智慧
古代姑娘们早发现了蜀葵花的美容功效,花瓣捣烂敷脸能镇静晒伤,我去年去海边忘防晒,用这个方法急救,第二天没脱皮,现在有些手工皂会添加蜀葵提取物,主打消炎抗敏。
最绝的是花籽油,蜀葵结的种子能榨出淡绿色油脂,保湿不油腻,我奶奶以前就用这个涂手,她说比凡士林滋润还不闷,不过收集种子要趁熟,青色时摘下晒干才能榨油。
文化彩蛋:藏在诗词里的吉祥花
蜀葵又名"一丈红",古代婚庆常用它装饰新房,花瓣象征"步步高升",茎秆代表"节节向上",摆在家里寓意特别好,宋代诗人陆游专门写过"翩翩蝴蝶绕枝头,一丈红开六月秋",说的就是这种盛夏开花的特性。
有趣的是,不同颜色花还有不同说法,红色治痢疾,白色清肺热,紫色消炎症,我们小区王奶奶每年都采紫花泡酒,说是跌打损伤一抹就好,虽然我没试过,但看她八十岁还能爬楼梯,说不定真有效。
使用指南:这些坑千万别踩!
- 采摘时机:要选含苞待放的花,开败的药效减半
- 处理方法:新鲜花瓣用清水漂洗,千万别搓掉绒毛
- 保存方法:阴干不要暴晒,密封罐存半年没问题
- 禁忌人群:体寒者少用,孕妇和婴幼儿慎服
- 应急用法:被毒虫咬了,鲜汁混牙膏涂抹见效快
最近我发现超市开始卖蜀葵花干,配着枸杞菊花组养生茶,其实自己种最划算,春天撒籽,夏天收花,冬天挖根炖汤(根茎能治风湿),不过城市阳台族建议盆栽,记得剪掉过密的花穗,否则长得比你还高!
下次见到路边的蜀葵花,可别再说"这只是朵普通花",从观赏到药用,从餐桌到妆台,这株中国本土植物默默陪伴了我们几千年,要是你家附近有野生的,不妨摘几朵试试(别摘太多),说不定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