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里的鼠家族,这些功效你知道吗?

一归堂 2025-05-21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最近整理药柜时翻出几包稀奇古怪的药材,包装袋上赫然写着"鼠妇""鼹鼠""鼯鼠"等字样,倒把我这个老药工惊得瞪圆了眼,这些听着瘆人的小家伙,在中药房里竟藏着千年养生智慧,今儿咱们就唠唠这些披着灰毛外衣的"地下工作者",看看它们如何在中医药里大显身手。

【一、潮虫虽丑却能治百病】 要说最接地气的当属"鼠妇",北方人叫它"潮虫",南方朋友唤作"西瓜虫",这背甲硬邦邦的小东西,每逢梅雨季节就在墙根砖缝里列队游行,可别小看这丑家伙,《本草经集注》早有记载:"鼠妇主气癃不得小便,妇人月闭血瘕",老辈人常拿竹筒扣住晒干的潮虫,配着车前草煎汤,专治水肿尿少,去年邻村王婶子下肢浮肿,西医查不出毛病,还是老中医开的潮虫粉冲服,半月就见消肿。

【二、穿山钻地的鼹鼠膏】 比起潮虫,鼹鼠才是地道的"土行孙",这厮终日在地底穿梭,练就一身紧实精肉。《千金方》里记着鼹鼠膏的古法:取新捕鼹鼠去皮毛内脏,文火焙黄研末,加适量猪脂调匀,这黑乎乎的药膏看着吓人,却是治疗疥疮的奇药,民国时期京城同仁堂还卖过鼹鼠膏药,专治顽固湿疹,不过现在野生鼹鼠难寻,倒是有些养殖场专门培育药用鼠,算是给生态保护出了份力。

【三、会飞的鼯鼠补肾有奇效】 要说最金贵的当属复齿鼯鼠,这长着松鼠尾巴的飞鼠,在《神农本草经》里可是上品药材,老猎人说捕捉鼯鼠要讲究天时,非得是深秋体脂饱满时节,取其骨炙酥研末,配上杜仲、续断等药材,对腰膝酸软有奇效,记得十年前跟着采药队进秦岭,亲眼见老师傅把风干的鼯鼠四肢泡进药酒,说是给骨折病人接骨用的秘方。

【四、老鼠也有大用处】 别急着捂鼻子,正经中药材里还真有老鼠的一席之地,明代李时珍在《纲目》里专门写过:"家鼠胆明目,箭伤出血敷之即止",过去乡下郎中常收集刚逮的活鼠,取胆汁点眼治红眼病,更有奇的是老鼠屎——两头尖的"五灵脂",可是活血化瘀的良药,妇科调经方里常见它的身影。

【五、入药讲究多 莫要乱试方】 虽说这些鼠类药材各有妙用,但使用时千万马虎不得,潮虫需立夏前采集,过了时辰药效减半;鼹鼠膏必须用铜锅熬制,铁器遇酸会变毒;鼯鼠骨要剔除残肉,否则腥气败胃,最要紧的是辨证施治,阴虚火旺的人用了鼹鼠膏可能适得其反,孕妇见了五灵脂更要退避三舍。

这些年走访了不少民间大夫,发现他们对鼠类药材的使用颇有讲究,陕北有位陈老汉,祖传的潮虫散专治前列腺增生;湘西苗医善用鼯鼠尾毛止血;而岭南地区的鼠妇酒剂,据说对痛风有奇效,这些散落在民间的单方验方,就像藏在粗陶罐里的珍珠,等着有心人去发掘。

如今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日益严格,这些昔日常见的"鼠药"已难得一见,倒是人工养殖技术给了新思路,听说浙江已有企业成功繁育药用鼠妇,湖北山区也在试点鼯鼠养殖基地,或许将来我们能在药房买到规范养殖的鼠类药材,既保住生态平衡,又能让古老智慧延续下去。

各位看官若是对这些"鼠辈"药材感兴趣,切记莫要自行尝试,毕竟中药讲究君臣佐使,该煨该炒该淬都有门道,真想调理身子,还是找正规中医师开方为妥,您要是在山野遇见这些小生灵,不妨多看两眼便罢——它们在泥土里打洞,在树梢间滑翔,本就是大自然馈赠的活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