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换季降温,办公室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比闹钟还准时,隔壁工位的小王已经哑着嗓子开完三个会,保温杯里泡着的胖大海都快成茶渍了,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药箱里,藏着不少对付嗓子疼的宝贝,今天就带大家挖挖这些天然润喉糖。
【藏在药房里的润喉高手】 要说最接地气的护嗓中药,胖大海必须拥有姓名,这圆滚滚的小种子泡水后能胀成毛绒球,像在杯子里开出棉花糖云朵,记得小时候感冒嗓子哑,外婆总会掰半颗放进搪瓷缸,看着琥珀色的茶汤慢慢晕开,喝一口从喉咙凉到胃里,第二天准能找回金嗓子,不过别贪杯,这玩意儿性寒,连喝三天以上容易肚子闹革命。
甘草绝对是中药界的社交达人,既能当主角泡茶,又能跟各种药材组CP,我试过最直接的方法:去药店买根筷子长的甘草棍,含在嘴里慢慢嚼,那股甘甜带着微微的涩味,像给喉咙做了个薄荷SPA,要是嫌单吃太单调,加两粒枸杞、三片菊花,立马升级成养生特调。
麦冬这名字听着像武侠小说里的毒药,其实是润肺高手,它长得瘦瘦小小,泡开水后会浮起半透明的脑袋,像极了泡温泉的乖宝宝,最适合熬夜党,对着电脑嘶吼一整天后,抓一把麦冬配西洋参片,煮出来的茶汤带着草本清香,喝下去仿佛给声带抹了层润唇膏。
【厨房里的天然润喉方】 雪梨炖川贝是我妈每年秋天必煲的甜品,挑那种表皮带麻点的沙梨,挖空芯塞进去碾碎的川贝母,隔水蒸出晶莹的汁水,趁热舀一勺,软糯的梨肉裹着回甘的药香,比奶茶店的芋泥波波还治愈,怕苦的小孩可以加几颗冰糖,但糖尿病人可得悠着点。
蜂蜜腌白萝卜是奶奶传下来的土方子,选前段霜降后的白萝卜,切硬币厚的片儿,层层叠叠铺在玻璃罐里,淋上老家养的蜂场摇的槐花蜜,密封三天后开罐,萝卜变得半透明,夹一片含在舌根,清甜的汁水能缓释半小时,不过要注意,一岁内的娃可不能吃蜂蜜,这道理就跟不能喂啤酒一样。
【护嗓养成记】 去年直播带货爆火的那谁,据说靠每天三壶罗汉果茶保住烟熏嗓,这葫芦状的果子掰碎后煮水,飘着淡淡的菩提香味,我试了半个月,确实感觉晨起喉咙不发紧了,但千万别学网红拿它当白开水灌,有次我喝多了上厕所都比同事勤快三倍。
盐蒸橙子法最近在宝妈群挺火,把橙子顶盖切开撒盐,戳几个洞蒸熟,酸甜的果肉带着蒸汽热敷效果,我家娃上次发烧嗓子红肿,喂他吃了半只,居然主动要求再来一碗,不过蒸的时候记得放陶瓷碗,不锈钢盆导热太快容易把橙子烫成苦瓜脸。
【那些年踩过的坑】 刚学中药那会儿,听说玄麦甘桔汤包治百咳,结果把自己喝成了"夜壶",这四位药组合确实对阴虚火旺的慢性咽炎有效,但脾胃虚寒的人喝了就像往肚子里倒冰桶,后来中医告诉我,看舌苔能不能吃很重要——舌红少苔适合,要是舌面水汪汪还齿痕明显,赶紧收手。
还有人迷信生吃薄荷叶,说电视里外国人都这么干,结果我邻居大姐图新鲜啃了几片,半夜胃酸倒流差点叫救护车,要真想用薄荷清凉咽喉,还是乖乖买药店晒干的叶片泡茶,新鲜的叶子含有挥发油,肠胃不好的根本扛不住。
最后说个冷知识:含服蜂蜜比吃药见效快,美国胸科协会研究过,喉咙痛时直接吞勺纯蜂蜜,抗菌效果堪比某喉糖,不过要选椴树蜜这种低温蜜,高温加工过的假蜜反而刺激黏膜,我现在办公桌常备个小罐子,开会前偷偷舔一口,比吃润喉糖隐蔽多了。
这些中药偏方就像祖辈留下的锦囊,关键时刻真能救命,不过再灵的药方也架不住天天麻辣火锅配冰啤,保护嗓子还是得管住嘴迈开腿,下次嗓子不舒服别急着吞抗生素,翻翻家里的药盒,说不定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古法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