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着下了半个月雨,我发现小区里晒被子的频率都变低了,这种黏糊糊的天气最要命的不是晾不干衣服,而是整个人像泡发了的木耳——早上起床脸肿眼泡,小腿一按一个坑,舌头伸出来还挂着一层白苔,其实这都是湿气在作怪,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老祖宗传下来的消肿祛湿法宝。
【藏在厨房里的祛湿高手】 上周去菜市场买菜,发现卖茯苓的摊位突然火了,这乳白色像松茸的东西可不简单,《本草纲目》里说它"利水而不伤正气",我试了把茯苓打粉掺在豆浆里喝,没想到连着三天上厕所都特别通畅,隔壁王婶更绝,直接拿茯苓煮粥给水肿的老公吃,她说这比吃利尿剂安心多了。
要说祛湿界的网红,赤小豆必须拥有姓名,别跟红豆搞混了,细长身材带暗纹的才是正主,我试过用它炖鲫鱼汤,鱼汤吸饱了豆子的香气,喝完整个人轻松得像卸掉三十斤包袱,记得要提前泡发,不然煮两小时都不软糯。
超市杂粮区常被冷落的薏米其实是祛湿猛将,不过体寒的朋友要悠着点,我同事就吃出过胃痛,后来她学聪明了,炒过的薏米泡茶喝,既保留祛湿功效又温和许多,最近我迷上用破壁机打五谷糊,黄豆+薏米+黑豆的组合,每天早上来一杯,感觉像给身体做了个大扫除。
【药店角落里的宝藏药材】 前阵子陪老妈看中医,老大夫开的方子里有个"玉米须",当时我就乐了,这不是我们熬汤时总扔掉的须须吗?结果按照医嘱每天煮水喝,原本鼓胀的小腿居然消下去了,现在每次买玉米我都把须须收集起来晒干,成本直接降为零。
冬瓜皮才是真·宝藏单品,上次公司聚餐吃剩的冬瓜,我特意留了皮晒干,每天抓一把和荷叶茶一起泡,喝着有种蔬菜的清香,坚持一个月,同事都说我的脸色透亮了不少,特别是拍照时法令纹都没那么深了。
【懒人必备的祛湿妙招】 对于上班族来说,最省心的是泡脚大法,艾叶+生姜+花椒的黄金组合,四十度水温泡到微微出汗,寒湿顺着脚底就溜走了,我习惯边泡边按摩脚底的涌泉穴,十分钟下来整个人像充了电似的精神。
要是连煮药都嫌麻烦,可以试试古法香囊,去年在中药铺配了个祛湿包,苍术、藿香、佩兰各抓一把,睡觉时放枕边,刚开始觉得有股凉茶味,现在已经闻习惯了,倒是晨起口苦的情况改善很多。
【祛湿也要讲科学】 别看都是祛湿药,用错反而伤身,就像我表姐体寒还猛喝薏米水,结果痛经得更厉害,后来我教她搭配红枣枸杞,情况才好转,舌苔白腻的适合温阳化湿,舌头红得发亮的要清热利湿,最好找中医师把把关。
最后说个冷知识:情绪也会致湿,我闺蜜连续加班三个月,不仅胖了十斤还浑身沉重,后来调整作息加上喝茯苓茶,体重没减多少,但浮肿的脸终于回来了,所以说祛湿这事,三分靠药七分靠养,早睡早起最关键。
最近整理药柜发现,这些祛湿中药基本都是食药同源的,与其花大价钱买保健品,不如从厨房角落翻出这些宝贝,毕竟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可比网红产品靠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