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快把我整破防了!看着同事又是吃抗生素又是往医院跑,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奶奶常说的"偏方治大病",今天就跟大家唠唠那些藏在山野间的止咳平喘中药,都是老祖宗传了千百年的真本事。
要说止咳平喘,首推肯定是川贝母,这玩意儿长得跟小元宝似的,泡在水里像块晶莹剔透的玉,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我嗓子痒得整宿睡不着,我妈煮了碗雪梨川贝汤,那股清甜带着微微的苦味,连喝三天咳嗽就像被按了暂停键,不过要提醒大家,真正有用的川贝是松贝母,市面上有些便宜货是用平贝冒充的,买的时候要擦亮眼睛。
说到化痰平喘,不得不提桔梗,这土生土长的药材在咱东北漫山遍野都是,晒干的根片泡水喝,对喉咙肿痛特别管用,我邻居王大爷以前总咳得脸通红,后来每天用桔梗搭配甘草泡茶,现在爬楼梯都不带喘粗气的,不过这玩意儿性子偏凉,胃寒的朋友最好搭着姜片一起喝。
前阵子刷手机看到个偏方,说罗汉果能治雾霾天引起的咳嗽,我特意买了个试了试,确实甜丝丝的润喉效果一流,特别是对着电脑久坐的上班族,用罗汉果掰碎煮水,既能缓解咽喉干燥,还能清理肺部垃圾,不过要避开那种颜色过于鲜艳的,很可能是硫磺熏过的。
要说最接地气的止咳神器,还得数枇杷叶,南方朋友应该不陌生,街边绿化带里就有,摘几片绒毛完整的叶子刷干净,配上冰糖熬膏,对付干咳无痰特别灵,小时候每次感冒后期嗓子痒,奶奶就会端出这个黑褐色的膏方,虽然味道一言难尽,但效果真是立竿见影。
最近发现个新宠——杏仁,不是超市买的零食杏仁,是药房那种苦杏仁,别小看这皱巴巴的小东西,它可是中医眼里的"肺病克星",用捣蒜器压碎后拌蜂蜜,早晚含两粒,对支气管炎引起的久咳特别有效,不过千万记住,苦杏仁含有微量氰化物,小孩子一次最多吃半颗。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朋友要问了:这些草药怎么搭配才好?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学广东人煲汤,像西洋参配麦冬,再加点玉竹,炖出来的汤水滋阴润燥;要是痰多就加茯苓、陈皮,祛湿化痰双管齐下,不过孕妇和慢性病患者最好先问过大夫,毕竟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
最后分享个祖传小秘方:把白萝卜切成拇指大的块,中间挖个洞填上蜂蜜,放冰箱腌一宿,咳嗽厉害时含着慢慢咽汁水,这招救过我好几次燃眉之急,如果咳出血丝或者发烧超过三天,千万别硬扛,该看医生还是得去。
这些草木精华虽然好,但咱们也得明白,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同样是咳嗽,有人是寒咳要温补,有人是热咳需清凉,用错了反而适得其反,建议大家平时备点常见的中药材,小毛病自己调理,真遇上急症还是要及时就医,毕竟老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养生之道贵在平日调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