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邻居王婶念叨"榆钱窝头养人",小区里退休的中医张大夫也常摘榆树叶捣碎敷关节,这不起眼的榆树浑身是宝,可不少人只知道春天吃榆钱饭,却不知道它的根、皮、叶、籽都是中药铺里的常客,今天咱们就唠唠这棵路边树到底藏着多少养生秘密!
千年药典里的"榆档案"
翻开《本草纲目》,李时珍早就给榆树写过"简历":榆皮性平味甘,主治石淋、消肿毒;榆叶捣汁治疥癣;榆钱(果实)能安神助眠,北方老辈人常说"榆树是穷人的医生",闹饥荒时嫩叶充饥,外伤出血时树皮应急,连孕妇害喜都嚼几片榆钱缓解。
现在中医院开方子,榆白皮(去外层粗皮)常出现在利尿消肿的药方里,记得去年我水肿厉害,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炒榆皮,配上茯苓、薏仁,三天脚就不肿得像馒头了,不过这树皮晒干后硬邦邦的,煎药前要冷水浸泡两小时才煮得软。
从头到脚的"榆氏疗法"
-
皮肤问题救星
隔壁陈姐前阵子被蚊虫咬得满腿红包,用新鲜榆树叶揉出汁涂上,第二天就消红了,榆树含鞣质和皂苷,就像天然消炎药,小时候见奶奶用榆树皮煮水洗湿疹,那股淡淡的青涩味现在还记得,注意要选叶脉清晰的嫩叶,老叶纤维太粗反而刺激皮肤。 -
肠胃调理高手
榆钱晒干后当茶喝,对付春季腹泻特别灵,同事小刘出差水土不服,每天冲榆钱茶配烤馒头片,三天就止泻了,榆树种子的黏液还能在胃里形成保护膜,但体寒的人要少喝,加点红糖生姜中和寒性更好。 -
妇科外用良方
张大夫说过个偏方:榆树内皮(香榆皮)炒炭研末,加香油调匀,能缓解宫颈糜烂引起的白带异常,不过现在正规医院都不这么用了,但山区老人还会采来应急,切记一定要里层淡黄色的皮,外层发黑的容易藏脏东西。
厨房里的"榆氏药膳"
清明前后正是吃榆钱的季节,但这玩意儿性寒,直接蒸着吃容易拉肚子,我妈教我的方法是掺一半面粉,放点花椒叶一起蒸,既能暖胃又能盖住寒性,榆钱窝头配羊肉汤,一凉一热刚好平衡。
去年晒了些榆树叶,冬天泡脚特别舒服,抓两大把干榆叶煮十分钟,等水温降到40度泡双脚,对冻疮、足跟开裂效果显著,要是加上艾叶、红花,那就是升级版的足疗方,泡完脚底板软乎乎的像做了SPA。
这些坑千万别踩!
-
城市榆树慎采
公园绿化带的榆树天天喷农药,摘回家等于吃农药,要认准山野自然生长的,叶片背面有细绒毛的才是好货。 -
新鲜榆皮要刮净
自己剥榆树皮时,外层发黑的粗皮必须削干净,只留里面黄白色的内皮,发霉变质的千万扔了,别省这点钱。 -
孕妇别碰生榆钱
榆钱虽能缓解孕吐,但性寒滑利,必须炒熟或晒干后泡水,鲜食过量可能引起宫缩,这点比吃药还要小心。
上个月陪老妈去中药材市场,发现晒干的榆白皮论斤卖,价格比槐角便宜多了,老板说现在年轻人便秘的多,拿榆皮配决明子煮水特别受欢迎,不过再好的东西也得对症,就像咳嗽分冷热,用榆树也得看体质,下次见到路边榆树,可别再当普通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