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在后台问我要细辛的图片,说网上搜到的图五花八门,根本分不清哪张才是正经中药材,今天咱就掰扯清楚这个让人又爱又怕的"林下仙草"——细辛到底是何方神圣。
这玩意儿在山里可不好找,老药农都说"认识细辛不算本事,能在杂草丛里认出它才算高手",你看我费老大劲才拍到的这张高清图(附在文末),叶片像不像心形小盾牌?其实这是它最狡猾的地方,看似普通的绿叶底下藏着剧毒,偏偏又是治风寒的良药,这矛盾劲儿真是让人又着迷又害怕。
先说个吓人的真实案例,去年邻村王大爷采了棵"野草"泡酒,结果喝完浑身发麻送医院,后来才知道他把细辛和毒芹搞混了,所以说光看图片根本不保险,关键得认准这几个特征:根茎呈黄白色,有明显节疤像缩小版生姜;叶片通常三片凑成爱心状,但绝不带绒毛;最要命的是气味,凑近闻会有类似薄荷的凉意,但绝对不刺鼻。
老祖宗用细辛治病可有年头了,张仲景的经方里就有它,专治那种头疼得像戴紧箍咒、鼻子堵得只能用嘴呼吸的风寒症,不过现在药店卖的都是炮制过的,毒性大大降低,我采访过中医院老师傅,他说现在更多用来治疗慢性鼻炎和关节炎,尤其是那种遇冷就加重的老毛病。
市面上假细辛泛滥成灾,我见过最离谱的是用芹菜杆染色冒充,教大家个土方法:真细辛嚼起来先辣后麻,假货绝对不敢这么试,还有看断面,正品掰开后是淡黄色纹理,造假的往往颜色死白或者发灰,记住千万别在旅游区买所谓"新鲜采挖"的,那些多数是大棚种植的观赏种。
说到毒性,其实只要按规矩来就没事,古书记载"细辛不过钱",意思是煎煮时用量不能超过3克,现在科学研究表明,它含有马兜铃酸,长期滥用确实伤肾,但正规药店卖的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医生开方也会严格控制剂量,完全不用自己瞎琢磨。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很多年轻人开始用细辛做香囊,说是能驱蚊虫,实际效果嘛...反正我测试过,防蚊不如艾草靠谱,但那股清凉药香确实提神,不过要提醒各位,孕妇和体虚者千万别跟风,这玩意儿刺激性比藿香正气水还猛。
最后送上压箱底的辨别口诀:"根似金线节节生,叶如桃心无毛绒,嗅之清凉带辛辣,入口麻舌三分钟",建议大家保存正规医院的药材对比图,遇到拿不准的宁可不要采,毕竟这玩意用对了是宝,用错了真要命!想看高清细节图的,关注后私信"细辛"二字,我发你药典标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