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邻居家串门,发现她阳台上种了一大片绿油油的芦荟,我随口问了句"这芦荟就用来涂蚊子包?",没想到她眼睛一亮:"可不止呢!我们老家有个老中医,光用芦荟就能治十几种病......"
这话倒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翻开《本草纲目》,原来这看着普通的植物,在中药房里可是有正式编制的"药材",李时珍老爷子记载它叫"奴荟",别名龙角草,连名字都带着股仙气,不过咱们普通人最关心的还是:这满大街能见到的芦荟,到底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本事?
【清火解毒的天然灭火器】 上个月闺蜜小王上火严重,嘴角起泡疼得不敢吃饭,我让她掰段芦荟叶,去皮捣成黏糊糊的果肉,直接敷在水泡上,刚开始她嫌痒想擦掉,我赶紧制止:"这可是纯天然消炎药膏!"结果才两天,红肿就消了下去,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芦荟里的蒽醌类物质就像自带消炎成分,对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特别管用。
老辈人常说"家养三盆芦荟,药费省一半"不是没道理,夏天容易长痱子的孩子,用新鲜芦荟汁涂抹,比花露水还温和有效,办公室久坐的程序员老张,每次熬夜加班必泡芦荟茶,他说喝下去喉咙立马不冒烟,比凉茶好入口多了。
【美容养颜的千年秘方】 要说芦荟最出名的功效,当属美容护肤,古代埃及女王用它保养肌肤,杨贵妃的温泉浴里也添过芦荟汁,现在美容院流行的"芦荟灌肤",其实就是把传统智慧包装成了新概念。
我表姐去年晒伤后脸脱皮,用芦荟胶厚敷三天,不仅褪红还白了一个度,她自己琢磨出个偏方:每周用芦荟汁兑蜂蜜做两次面膜,现在四十岁的人皮肤还透亮得像水蜜桃,其实原理很简单,芦荟多糖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湿膜,维生素C和E联手抗氧化,等于给脸蛋请了全天候保镖。
【肠道健康的温柔调理师】 隔壁王奶奶常年便秘,儿女给她买了各种保健品都不见效,后来社区中医建议每天空腹喝勺芦荟粉,居然慢慢调顺了肠胃,不过要注意,这里用的是经过炮制的药用芦荟,可不是随便摘片叶子就能吃。
我试过用芦荟配酸奶,酸甜口感意外地搭,有次吃火锅拉肚子,紧急吃了颗芦荟胶囊,第二天就好利索了,中医说芦荟"以泻为补",就像给肠道做大扫除,但体质虚寒的人要慎用,最好问过大夫再试。
【外伤急救的随身药箱】 上次老公切菜割破手指,我顺手扯了根芦荟叶,剖开直接贴在伤口上,他疼得直咧嘴,但别说,止血效果真好,半小时后就结痂了,后来查资料才明白,芦荟含有的氨基酸和矿物质能促进细胞再生,古代战士出征都会带上它当应急药。
小区篮球场常有孩子摔破膝盖,有经验的家长都会备着芦荟胶,烫伤处理更是拿手好戏,记得有回煮泡面不小心溅到手,马上涂了层厚厚的芦荟汁,居然没起水泡,这种天然生长的植物胶,比某些化学药膏还让人放心。
【食用禁忌与挑选窍门】 虽然芦荟浑身是宝,但也不是万能灵药,孕妇要远离,因为可能导致宫缩;脾胃虚寒的人吃了容易肚子疼,最保险的是认准药用芦荟品种,像库拉索芦荟、中华芦荟都是药典收录的正规军。
挑芦荟也有讲究:叶片厚实饱满的药效强,发软萎缩的说明存放太久,自家种的话,保持沙质土壤和充足日照,叶子肥嘟嘟的药效才好,不过要提醒的是,观赏芦荟和药用芦荟可能不同品种,别随便摘路上的野芦荟吃。
写到这儿突然想起,公司前台养的那盆芦荟该浇水了,这看似普通的绿植,居然承载着几千年的养生智慧,下次再看见它,可不敢小瞧了这个"家庭医生"——从上火痘痘到厨房烫伤,从便秘烦恼到美容抗衰,它早就默默准备好了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