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很多朋友留言,说自己或者家人被支气管炎折腾得不行,打针吃药见效慢,雾化又麻烦,想找些靠谱的中药方子调理,今天我就把自己跟着老中医学习多年总结的经验整理出来,都是经过验证的实用方子,不过大家记得先收藏再细看,文末还有重要提醒!
先搞懂你的咳嗽是不是支气管炎 很多来找我咨询的朋友,其实分不清普通感冒咳嗽和支气管炎的区别,如果感冒后持续咳嗽超过三周,特别是早晚咳得厉害,喉咙总有痰堵着,胸口闷闷的,遇到冷空气或者油烟味就咳个不停,八成就是支气管炎找上门了,这时候光喝川贝枇杷膏可不够,得用对药方才能断根。
急性发作期必试的经典方 去年冬天我表叔突然咳得整宿睡不着,医院确诊是急性支气管炎,老中医给开了个"止嗽散"加减方,三天就见效: 荆芥5克(后下) 防风8克 紫菀10克 百部10克 白前10克 桔梗8克 陈皮6克 甘草3克 茯苓15克 这个方子妙在既能驱散外邪,又能化痰止咳,特别要注意荆芥要等药快煮好时再下锅,煮太久药性就挥发了,我表叔每天早晚各喝一次,当天咳嗽就减轻了,连着喝五天基本痊愈,不过这方子适合受凉引起的急性咳嗽,如果是黄痰发热就要慎用。
慢性老慢支的调养秘诀 邻居王奶奶被慢性支气管炎折磨了十几年,每年冬天都要住院,后来她坚持用这个代茶饮调理,三年没再复发: 黄芪15克 枸杞10克 麦冬10克 罗汉果半颗 浙贝母6克 陈皮5克 每天抓这些药材泡水喝,就像喝茶一样,黄芪补气,麦冬润肺,罗汉果清喉,特别适合气虚体弱的老慢支患者,不过这个茶要长期喝才有效果,最好从秋天开始喝到春天,连续喝三个月以上。
不同类型的对症药膳
-
寒咳型(白痰清稀): 生姜5片 葱白3根 淡豆豉10克 红糖20克 杏仁10克 粳米100克 先把药材煮水取汁,再用这个汁煮粥,特别适合凌晨三四点咳醒的朋友,喝完浑身暖洋洋的,第二天痰就变少了。
-
热咳型(黄痰粘稠): 鱼腥草30克 芦根15克 冬瓜仁15克 薏苡仁20克 雪梨1个 冰糖适量 所有材料加水炖煮,雪梨最后放入,这个汤不仅能化痰,还能清热,最适合抽烟多或者爱吃重口味的朋友。
-
燥咳型(干咳无痰): 百合30克 银耳半朵 北沙参15克 玉竹10克 蜂蜜两勺 猪肺半个 把这些食材炖汤,每周喝两次,特别推荐给长期待在空调房的上班族,能明显缓解喉咙干痒。
用药禁忌和注意事项
- 孕妇、儿童、哺乳期女性用任何中药前必须咨询医生
- 急性感染期高烧超过38.5度要配合西医治疗
- 罗汉果、浙贝母这类寒凉药材,脾胃虚寒的人要减量
- 所有中药方都忌口:羊肉、海鲜、辛辣、冷饮
- 症状缓解后不要立即停药,要继续巩固一周
预防复发的小窍门
- 每天搓揉膻中穴、肺俞穴各5分钟
- 用艾叶泡脚时加点桂枝,每周三次
- 雾霾天出门戴KN95口罩,回家立刻漱口
- 秋季多吃白色食物:莲藕、山药、白萝卜
- 坚持做腹式呼吸锻炼,早晚各10分钟
最后提醒大家,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同样的咳嗽有人是寒咳有人是热咳,用错药方反而伤身,建议先找正规中医把脉诊断,再根据体质调整药方,如果不方便看诊,至少要学会观察自己的痰色、舌苔、怕冷还是怕热这些基本症状,我家隔壁张大爷就是乱喝网上的偏方,结果把急性支气管炎拖成了慢性,这个教训大家一定要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