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张大爷最近总捂着胸口咳嗽,一问才知道是老哮喘又犯了,这场景在社区里可不少见,很多老人家都被这个"老毛病"折腾得够呛,其实咱们祖辈传下来的中药调理法,对付老年哮喘自有一套温和有效的办法。
老话说"喘病多因痰作祟",人上了年纪就像用了多年的老机器,五脏六腑都不如年轻时利索,中医看老年哮喘,多是肺脾肾三脏亏虚闹的,肺气不足就像破风箱,稍微活动就喘;脾虚运化不了水湿,痰浊堆积在肺里;肾不纳气更是让人吸口气都费劲,这三座大山压着,哮喘自然就缠上身了。
老苏州的陈奶奶就是典型例子,前年冬天咳得整宿睡不着,后来中医师给开了个经典方子:黄芪30克补肺气,党参15克健脾,熟地黄20克补肾,再配上紫苏子10克、白芥子6克化痰平喘,连喝两个月,现在爬三楼都不带喘的,这方子看着简单,却是把肺脾肾三脏一起调养的聪明法子。
说到具体药材,有几味堪称老年哮喘的"守护神",冬虫夏草每天3克研粉吞服,既能补肺肾又能定喘嗽;蛤蚧一对泡酒,专治肾不纳气的虚喘;罗汉果掰碎泡水,润肺止咳还带着甜味,老人家最爱喝,不过这些都要长期坚持才见效,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药膳食疗更是老人家容易坚持的好方法,百合粳米粥最温补,鲜百合50克配大米煮稠,早晚各一碗,滋阴润肺效果杠杠的,杏仁炖雪梨也简单,苦杏仁10克捣碎和雪梨同炖,加冰糖调味,每周吃三次,咳嗽痰多能缓解不少,还有道茯苓薏米排骨汤,健脾祛湿又补钙,特别适合痰湿重的老人家。
日常保养也有门道,每天早晚搓热掌心捂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顺时针揉按五分钟,能宽胸理气,后背的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拔罐,每周两次,可以帮助排痰,最关键的是要练腹式呼吸,鼻子深吸气鼓肚子,嘴巴慢慢吐气缩肚子,每天早晚各做20次,比吃什么药都管用。
不过咱们得说清楚,中药调理就像小火慢炖,急不得,那些发作厉害的时候,西医的喷雾剂该用还得用,建议老人家定期找中医师把脉调方,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有差别,就像李爷爷去年自己照着偏方吃川贝,结果拉肚子差点脱水,这就是没辨证乱用药的教训。
现在正值秋燥时节,正是调理哮喘的好时机,如果您家老人也有这毛病,不妨试试这些老祖宗留下的法子,当然具体怎么用药,还是要找正规中医院把过脉再决定,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记住调理贵在坚持,就像养花一样,精心照料总能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