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忽冷忽热,身边咳嗽的朋友越来越多,前几天闺蜜给我推荐了个老偏方——用川贝炖梨,说是对付干咳特别管用,这让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感冒,妈妈总会从药盒里拿出几颗"川V子",说是能润肺化痰,不过当时只觉得苦,现在想来这传统智慧里还真有门道......
【川贝到底是啥?】 其实咱们说的"川V子"八成是笔误,正确说法应该是川贝,这东西学名叫川贝母,主要产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高山地带,别看它长得像缩小版的蒜头,可是中医眼里的宝贝,老药工说好的川贝要选表面乳白、个头匀称的,放在手里轻捏会发出清脆的"咔嗒"声才算上品。
【藏在药效里的大学问】 前阵子我专门查了资料,发现这小小的川贝居然含着生物碱、皂苷等多种活性成分,现代研究显示,这些物质能抑制呼吸道炎症反应,就像给发炎的喉咙敷上天然消炎药,特别是对秋冬季节的燥咳,它能滋润呼吸道,缓解那种痒到心窝里的难受劲。
【千年传承的用法】 中医用川贝讲究"君臣佐使",最常见的是和雪梨搭档,记得去年雾霾天,我嗓子哑得像砂纸,试了网上学的川贝蒸梨:把川贝碾成粉撒在梨盅里,隔水炖半小时,没想到连喝三天,那种刺挠的痒感真就慢慢消退了,不过要注意,川贝每天用量控制在3-9克,过量反而伤胃。
【不同症状巧搭配】 老中医师教我个小窍门:如果是干咳无痰,可以加百合滋阴;要是痰多粘稠,配点陈皮效果更好,上个月我爸感冒后总感觉喉咙卡着痰,我就用川贝粉拌蜂蜜冲水,早晚各一次,三天下来听他咳嗽声音都透亮了,但若是受凉引起的寒咳,就得慎用,这时候更适合用生姜红糖驱寒。
【真假辨别有诀窍】 市面上不少打着川贝旗号的假货,其实大多是平贝或者种植货,正宗的松潘川贝表面应该带着淡淡的"蝉衣纹",断面是细腻的粉白色,去年我在药材市场见过染色的浙贝冒充川贝,颜色死白死白的,凑近闻还有股刺鼻味,这种千万要避开。
【现代人的创新吃法】 现在年轻人流行把川贝做成糖浆,我试过用川贝粉加枇杷膏、冰糖熬煮,装进玻璃瓶放冰箱,咳嗽时挖一勺泡温水,比药店买的止咳糖浆温和多了,不过要提醒的是,孕妇和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吃,毕竟川贝性微寒,就像凉茶喝多了也伤身。
最近发现小区超市开始卖川贝粉,导购员说可以直接冲牛奶喝,不过我倒觉得还是传统的炖煮更能发挥药效,毕竟《本草纲目》里记载要"慢火煎服",当然啦,如果症状严重,还是要及时看医生,这些食补方法只能作为辅助调理。
说到底,川贝这味传承千年的中药,最妙处在于它的"润",不像西药止咳药强行压制反射,而是像春雨润物般滋养呼吸道,下次再遇到干燥咳嗽,不妨试试这古人留下的养生智慧,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