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都在背!中草药功效大全,收藏这一篇就够了

一归堂 2025-05-20 科普健康 1601 0
A⁺AA⁻

为什么中国人爱用中草药?

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草药智慧,讲究"治未病"和"对症下药",不像西药那么猛,但胜在温和调理,关键是很多草药还能当食材!比如感冒喝姜汤、上火喝金银花茶,这些小毛病自己在家就能搞定,今天整理了一份超实用的中草药清单,分门别类讲清楚药性和功效,建议收藏备用!


十大类中草药功效全解析

清热类——灭掉身体里的火

  • 金银花:嗓子疼、长痘必备,泡水喝能清肺热,注意别煮太久,煮沸后焖5分钟就行,否则会发涩。
  • 菊花:黄菊明目(配枸杞泡茶),白菊清热(直接泡水),上班族对着电脑眼干,每天喝效果杠杠的。
  • 板蓝根:预防流感神器,但体质偏寒的人别长期喝,搭配点姜片中和寒性。
  • 蒲公英:乳腺炎、尿路感染都能用,新鲜叶子捣碎外敷消肿更快。
  • 夏枯草:熬夜肝火旺导致头痛、眼睛红,拿它煮水当茶喝,比吃保健品管用。

小贴士:清热药大多寒凉,喝完肚子凉飕飕的话,加点红枣或桂圆平衡。


补益类——给身体充电

  • 人参:电视剧里快不行才啃参,其实日常含片西洋参片(3克/天)提神抗疲劳,但高血压慎用。
  • 黄芪:虚汗多、容易累就喝黄芪粥,我妈每次炖鸡汤必放,说"气不足百病生"。
  • 枸杞:保温杯标配,但别放多(15颗够),上火的人搭配菊花,阴虚火旺就别跟风了。
  • 当归:女生痛经宝,经期前一周用当归鸡蛋红糖水(当归切片煮蛋,加红糖)。
  • 山药:脾虚拉肚子、湿气重,蒸山药当主食,比吃药舒服多了。

划重点:补药不是零食!舌苔厚腻、感冒发烧时别瞎补,小心越补越糟。


解表类——赶走风寒湿热

  • 生姜:淋雨受凉马上煮姜糖水,出一身汗就好,夏天吃海鲜配姜片,防拉肚子。
  • 薄荷:头疼脑热时掐几片泡水,清凉感直冲天灵盖,还能缓解咽喉肿痛。
  • 紫苏:吃螃蟹中毒或者吹风咳嗽,用紫苏叶煮水,喝完浑身暖乎乎的。
  • 荆芥:感冒初起鼻塞流涕,拿它煮水熏蒸,鼻子瞬间通气(孕妇禁用)。
  • 防风:风湿关节疼、皮肤过敏痒,用防风煎汤外洗,止痒效果立竿见影。

祛湿类——甩掉身上黏糊劲儿

  • 茯苓:湿气重的人舌头像裹了层毛,用茯苓煮粥或磨粉做面膜,内外兼祛湿。
  • 薏米:炒过再煮汤,不然寒性大,久坐族水肿,每天抓一把红豆薏米水。
  • 苍术:脚气、湿疹反复发作,拿苍术煮水泡手脚,杀菌又燥湿。
  • 白术:脾胃虚弱导致的腹胀,白术炖猪肚汤,连喝三天就见效。
  • 玉米须:别浪费!晒干煮水利尿消肿,高血压患者也能喝(少量多次)。

理气类——疏通憋闷堵胀

  • 陈皮:吃撑了泡陈皮水,或者炖肉时加两块,消食还去腥。
  • 玫瑰花:经期前胸胀痛,用玫瑰花+月季花泡茶,疏肝理气心情好。
  • 香附:生气导致胃疼、胁痛,香附磨粉冲服(6克/次),气顺了就不疼。
  • 佛手:咳嗽痰多还胸闷,用佛手切片泡茶,润肺同时理气。
  • 枳壳:便秘肚子胀得像皮球,枳壳+蜂蜜水,促进肠道蠕动超有效。

活血类——打通瘀堵塞滞

  • 丹参:心脑血管问题常备,丹参泡酒(50度白酒浸泡两周),每天喝一小盅。
  • 川芎:女性血瘀痛经,川芎煮鸡蛋(鸡蛋煮熟敲裂再煮10分钟),姨妈期前吃。
  • 益母草:产后恶露排不干净,益母草煮红糖水,比缩宫素温和得多。
  • 红花:跌打损伤淤青,用红花油搓揉,或者泡脚时加一勺活血化瘀。
  • 桃仁:老年人便秘兼血瘀,桃仁打粉冲服(3-5克/天),润肠通便。

安神类——拯救失眠焦虑

  • 酸枣仁:虚烦睡不着,酸枣仁捣碎煮水,睡前半小时喝,比数羊管用。
  • 百合:更年期潮热盗汗,鲜百合蒸熟加蜂蜜,早晚各一勺,滋阴安神。
  • 合欢皮:工作压力大情绪差,合欢皮泡茶喝,调节植物神经紊乱。
  • 远志:记忆力下降、头晕耳鸣,远志炖猪心汤,学生党备考必备。
  • 柏子仁:肠燥便秘+失眠,柏子仁打粉冲饮,润肠通便还助眠。

止咳化痰类——喉咙清爽呼吸畅

  • 罗汉果:教师、主播嗓子哑,掰碎泡水,加胖大海效果更好。
  • 桔梗:咳嗽痰卡在喉咙,桔梗煮水当茶饮,宣肺祛痰超给力。
  • 枇杷叶:久咳不止,枇杷叶刷掉毛煮冰糖水,润肺止咳比吃药快。
  • 鱼腥草:肺炎、支气管炎,新鲜鱼腥草榨汁兑蜂蜜,消炎抗病毒。
  • 款冬花:寒咳(白痰稀薄)用款冬花泡水,热咳(黄痰粘稠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