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感觉疲惫乏力,爬个楼梯都喘?朋友都说要多喝黄芪水补气,可跑了几家药店发现,正经的黄芪片价格涨得厉害,五年生的蜜炙黄芪每盒都要小一百,其实咱们老祖宗的药箱里,藏着不少和黄芪功效相近的"替补队员",有些甚至就在厨房角落里躺着呢!
被火锅耽误的"补气圣手"——党参 上次去川渝火锅店,发现很多滋补汤底都悄悄加了党参,这橘黄色的根条看着像缩小版人参,补中益气的效果却不打折扣,老中医常说"党参价廉效宏",对动辄几十块的黄芪来说,十几块一大包的党参简直是平民福音,特别适合长期加班导致的气虚体倦,炖鸡汤时放两段,连喝三天就能感觉说话底气足了。
办公室里的"充电宝"——西洋参 写字楼里的白领们总爱含着西洋参片,这黄白色的人参亲戚可是个双面手,既能像黄芪一样补气,又能清热养阴,最适合那些说着"空调吹得手脚冰凉"又不停冒痘的职场人,建议把切片装在维生素瓶里,下午犯困时嚼两片,比咖啡提神更养生,不过要记住,这货性凉,容易拉肚子的寒胃人士要慎用。
藏在糖葫芦里的"健脾将军"——山楂 别小看冬天街头的糖葫芦,裹着晶亮糖衣的山楂其实是消食导滞的高手,对于因脾胃虚弱导致积食腹胀的人,炒过的焦山楂比黄芪更适合,特别是过年大鱼大肉后,抓一把炒山楂煮水,既能消除油腻感,又能防止积食生痰,不过胃酸过多的人要少吃,毕竟它和黄芪的温补方向还是不同的。
菜市场里的"补气王者"——山药 每天路过菜摊都能看见的铁棍山药,可是张锡纯笔下的"神仙之食",新鲜山药切段蒸熟当主食,或者晒干后煮粥,对肺气虚引起的咳嗽、脾气虚导致的便溏特别管用,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我连续喝山药莲子粥一周,原本咳到半夜睡不着的毛病居然好了大半,不过要挑表面毛须多的,那种药效才够劲。
红枣泡水也有大讲究 超市货架上的红枣分好几种,真正能补气的可不是随便抓几颗就行,新疆灰枣最擅长补中益气,煮的时候记得剪开掰碎,不然完整的枣子只甜不补,要是加上几颗枸杞,对熬夜伤阴的上班族来说,比昂贵的阿胶糕更实在,不过糖尿病人和湿气重的人要少吃,红枣的糖分和滋腻性可比黄芪明显多了。
厨房角落的"万能补药"——糯米 南方人爱吃的酒酿圆子、北方人钟爱的腊八粥,里面的主角糯米其实是温和的补气食材,李时珍说它能"暖脾胃,止虚寒泄痢",对于吃坏肚子后的气虚乏力特别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早上煮碗糯米粥,注意要熬到米油浮起,这时候的粥油可是堪比人参的滋补上品。
这些年来,我摸着石头过河试出不少门道:党参炖鸡要配当归,西洋参含片最好上午吃,山药做早餐比当菜更有效,不过话说回来,再好的补品也要对症,上个月邻居阿姨照搬我的方子,结果她本是湿热体质,喝完党参汤反而长了满嘴溃疡,所以大家尝试前,最好还是找中医师把把脉,别让好心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