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街坊邻居念叨"嗓子疼喝朵花儿茶",去中药店抓药时也常看见柜台摆着各种干花瓣,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宝库里,那些不起眼的花花草草可都是治病养生的宝贝,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味名字带"白"或"花"的中药材,它们看似普通却暗藏大功效,懂行的人早偷偷用起来了!
【清热解毒担当——金银花】 要说最亲民的花类中药,金银花必须排前三,这黄白相间的小花儿,可是夏季家家户户的消暑神器,记得去年暑热重的时候,楼下王奶奶教我把金银花和菊花一起煮水,放凉后冰镇着喝,那股子清甜带着草木香,咕嘟咕嘟灌下去,喉咙里的火气立马消大半,现在才知道,这花儿不仅能清热,还能抗炎抗病毒,古代闹瘟疫时可是救命的良药。
不过要提醒大伙,金银花性寒,脾胃虚寒的朋友可不能当茶猛喝,我同事小李有次连喝三天,结果闹肚子去看中医,老大夫边把脉边说:"你这体质得像春天养花似的慢慢润,哪能当啤酒灌?"后来改成搭配红枣枸杞,果然就舒服多了。
【鼻炎救星——辛夷花】 说起鼻塞流涕的痛苦,鼻窦炎患者最有发言权,我表姐常年被鼻炎折磨,直到有位老中医给她开了辛夷花煮鸡蛋的方子,头回见那毛茸茸像毛笔头的干燥花蕾,丑得让人怀疑疗效,谁知坚持吃了半个月,十年的老毛病竟真有改善,现在她包里总揣着辛夷花茶包,说是闻着这味儿都通气。
这白色小花蕾专克鼻窍不通,现代研究说它含挥发油能收缩鼻黏膜,不过要见效得耐心,我表姐刚开始喝两天没效果,差点放弃,幸亏老中医叮嘱"治鼻子急不得,得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润肺止咳专家——款冬花】 秋冬季节咳嗽多,我妈总爱炖盅款冬花雪梨汤,第一次见那紫红色小花蕊还嫌弃长得丑,没想到配着冰糖炖烂后,汤水带着蜂蜜般的醇厚甘甜,中医说这味药专治肺虚久咳,《本草纲目》里记载它能"润心肺,消痰止咳",去年流感高烧后我一直干咳,喝了一周这款汤,喉咙里的痒意就像春雪遇暖阳般消融了。
不过这花儿性温,风热咳嗽可不适用,有次邻居家小孩外感风热咳黄痰,他奶奶给喝款冬花汤,结果越喝痰越多,后来还是社区诊所的医生提醒:"咳嗽分冷热,得像选衣服看天气似的对症才行。"
【安神养颜双料冠军——百合】 都说女人有三宝:阿胶、玫瑰、百合好,这白白嫩嫩的鳞茎虽然严格来说不算"花",但未开放的花苞却是入药部位,我闺蜜考研那年天天熬夜,脸上爆痘又失眠,中医给她开的神方就是百合枣仁粥,每天早晚喝一碗,两周下来脸色从蜡黄变透亮,她说感觉自己像个充电宝终于充满了电。
新鲜百合蒸熟蘸蜂蜜,可是老北京人的秋季限定甜品,不过要选兰州百合才够粉糯,我在菜市场买过次品,硬得像蒜瓣还发苦,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现在正是用百合调理的好时节,姐妹们赶紧安排起来!
【巧用花白有门道】 这些花花草草虽好,但用法大有学问,比如茉莉花要含苞待放时采摘,晒干后才能保留香气;月季花煎汤洗眼明目,但鲜花直接敷脸可能过敏,我跟着中药房张师傅学了个小窍门:大多数花类药材都用60度温水冲泡,既能激发药效又不破坏营养。
搭配上也有讲究,玫瑰花配山楂消食活血,槐花配决明子清肝明目,但切记别贪多,就像老话讲的"是药三分毒",我见过有人把菊花当茶天天喝,结果喝出胃寒腹泻,建议普通人每周喝3-4次,每次用量不超过10克,特殊体质最好问过大夫再入口。
这些藏在中药柜角落的花白药材,承载着几千年的养生智慧,它们不像人参虫草那般昂贵,却能在细微处滋养我们的身体,下次路过中药店,不妨细细看看那些瓶罐里的各色花朵,说不定某个平凡小药就能解你的困扰,毕竟老祖宗说的"药食同源",吃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