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邻居王婶念叨"药橘是个宝",我这南方长大的孩子起初还不以为然,直到上个月感冒咳嗽,老妈从老柜子里翻出个皱巴巴的橘子皮煮水,没想到喝两天居然压住了喉咙痒,这才勾起我的好奇心——这看着普通的小橘子,真有这么多养生门道?
藏在果皮里的中药铺
要说药橘最值钱的部分,那必须是晒干后的陈皮,别小看这卷起来的橘皮,《本草纲目》里早有记载:"下气消痰,治呕哕反胃",去年陪爷爷泡药酒时,他特意交代要用新会产的橘皮,说这种橘子做成的陈皮能理气健脾,现在每次炖肉汤飘着的那几片褐色橘皮,可都是化解油腻的功臣。
在中药房蹲了半天发现,真正入药的橘皮要存够三年才算"陈皮",新鲜橘皮含挥发油太多容易刺激肠胃,放久了反而温和,有次看见楼下黄医生给积食的小孩开方,五张方子里三张都有陈皮,说是能帮助消化又不伤正气。
一颗橘子全身都是宝
前阵子公司发福利送来整箱砂糖橘,我照着网上教程把橘络收集起来泡茶,刚开始觉得苦兮兮的,喝惯了居然爱上这种回甘,中医科刘主任说这白色网状物叫"橘络",专治咳嗽痰多,特别是抽烟的人用它泡水能清肺热。
有天看见保洁阿姨用橘子籽泡脚,一问才知道这是民间偏方,她说橘子核捣碎煮水,对付脚气湿痒特别灵,虽然科学上还没验证,但想着橘子属温性,应该比冷水泡脚强,现在我冰箱常备着晒干的橘皮、橘络,就连吃剩的籽都攒在玻璃罐里。
当代人的亚健康救星
同事小林连续熬夜加班,满脸爆痘还便秘,我给她塞了袋盐渍橘皮,让她每天当零食嚼,两周后再见她,痘痘消下去不说,连口气都清新了,后来查资料才明白,橘皮里的纤维素能像小扫帚似的清理肠道,维生素C含量比普通橘子高两倍,难怪被称为"天然胃肠药"。
最意外的是发现橘叶也能入药,小区绿化带摘的橘叶洗净泡茶,居然缓解了老婆的乳腺胀痛,中医说橘叶性平,能疏肝理气,特别适合压力大的女性,现在我们家阳台种着三盆盆栽橘树,既当绿植又能应急采药。
厨房里的养生魔法
广东朋友教我做陈皮红豆沙,把晾透的橘皮切碎跟红豆一起焖,原本担心苦味,结果红糖中和后特别醇香,这道甜品现在成了我家宴客必备,老人都说吃完胃里暖烘烘的。
最近迷上腌橘醋,做法简单:七成熟青橘洗净晾干,装进玻璃罐倒米醋密封,三个月后开坛,酸香扑鼻,拌凉菜时加一勺,开胃效果堪比山楂丸,有次感冒没胃口,就着这个醋吃了半碗饭,居然没觉得难受。
避开误区才能见效
别看药橘好处多,乱吃也可能出问题,有次急性咽炎发作,我把鲜橘皮撕吧撕吧直接泡水,结果喉咙更疼了,后来才知道新鲜橘皮含大量鞣酸,非得用开水烫过再晒干才行,现在学乖了,所有自制陈皮都严格遵循"三蒸三晒"的老法子。
体热上火的人要少吃蜜饯橘饼,表弟有次吃多了超市买的橘脯,嘴角立马起泡,中医提醒这类加工品加了白糖,湿热体质要控制量,我现在都自己熬橘皮冰糖膏,用枇杷叶水代替纯净水,中和了热性更平和。
站在阳台上看自家种的橘树结果,突然想起爷爷说的"万物皆可入药",这不起眼的小果子,果肉能润肺,白丝能通络,皮可存成陈皮,叶能泡茶,连种子都能泡脚,下次再有人随手扔橘络,我可得好好科普一番——毕竟在这快节奏时代,随手可得的养生宝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