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街坊们念叨"中药三百味",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宝典,作为在中药房泡大的第三代传人,今儿就跟大伙唠唠这三百味中药里最实用的那些功效,别看都是草根树皮,用对了可比西药片片都灵光!
【补气养血篇】 要说补气的头把交椅,那得是东北老山参,去年给我丈母娘炖老母鸡时加了两片,术后气虚的脸色两周就转红润了,不过这宝贝得切片含服,炖汤反而浪费了有效成分,要是嫌贵,西洋参片泡水也是极好的,特别适合熬夜加班的上班族。
补血圣品当归倒是家常得多,我们这儿坐月子的媳妇都必喝当归生姜羊肉汤,有次邻居王婶产后头晕,抓了一把当归加红糖煮鸡蛋,连着三天就好利索了,但湿气重的人要少吃,容易滞腻。
【祛湿排毒篇】 南方潮气重,茯苓薏米粥家家都熬,前阵子楼上陈哥痛风发作,肿得鞋都穿不上,老中医给开了土茯苓煲猪蹄汤,连喝三天居然能下地了,不过要记住,土茯苓偏寒,体寒的人得搭几颗红枣平衡。
说到祛湿,苍术才是行家,我们药店的祛湿茶包就是苍术配荷叶,顾客反馈说喝了肚子不胀了,大便也通畅,但这东西气味冲,泡茶记得焖久点。
【清热降火篇】 春天容易上火,金银花露最管用,我闺女幼儿园回来嗓子疼,外婆就给她灌半杯冰镇的,第二天准好,要是长口疮,还得靠黄连上清片,虽然苦得咧嘴,但见效快,不过黄连伤胃,中焦虚寒的要慎用。
夏天消暑别光顾绿豆汤,加点菊花决明子更妙,我们店伙计三伏天老喝这个,都说眼睛不干涩了,但决明子性寒,手脚冰凉的姑娘少放点。
【调理脾胃篇】 四神汤里的山药茯苓芡实莲子,简直是脾虚救星,我老爹年轻时老胃痛,现在每天拿这四样煮粥当早餐,十年没犯过,不过新鲜山药切片后要泡醋水,不然氧化变黑影响药效。
砂仁可是孕妇的福星,隔壁张姐孕吐严重,含两颗砂仁在嘴里,恶心劲儿立马消大半,但这东西香气窜,炖汤时千万别盖锅盖,香味跑就没作用了。
【外治伤痛篇】 跌打损伤找三七,这玩意儿真是神了,上个月装修砸到脚,老师傅教我用田七粉调黄酒敷患处,两天就能瘸着走路,不过要买云南文山的春三七,秋三七效果差一半。
风湿骨痛就得艾草出场,我妈每到梅雨天就浑身酸痛,我用艾叶煮水泡毛巾热敷,比膏药管用多了,但要避开破皮伤口,不然辣得钻心。
【使用讲究多】 中药虽好也有门道,比方人参忌萝卜,枸杞别和绿茶同泡,去年有个小伙子拿何首乌治脱发,结果吃出肝损伤——生首乌有毒,必须炮制过才能用,还有附子这味猛药,得先煎一小时去毒性,直接煮汤等于玩命。
现在市面上假药不少,教大家个笨办法:当归切片闻着该有股甜味,党参捏着要软糯回弹,如果药材香得刺鼻或者霉味冲天,赶紧扔了别心疼钱,建议去老字号药房买,别在旅游区买所谓"特产药材"。
最后唠叨一句,中药讲究君臣佐使,别自己瞎配伍,去年院里刘医生乱喝网上看的补肾方,结果流鼻血进急诊,咱们普通人养生,认准经典方剂最保险,家里有老人的,不妨周末陪他们去中医院治未病科,花几十块把脉开方,比吃保健品实在多了。
(本文纯属经验分享,具体用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