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回村探亲,看见邻居王婶在院子里晒着些灰扑扑的"蘑菇",凑近一看,表面坑坑洼洼像马粪团,吓得我连退三步,没想到王婶笑着说:"这可是咱们山里的宝贝药,以前你奶奶摔伤出血都是靠它救急的!"
这种被乡亲们叫做"马粪包"的东西,学名叫大秃马勃,是中药铺里身价翻倍的野生菌,别看它长得丑,从古至今可是救了不少人命,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个其貌不扬的山野精灵到底藏着多少本事。
外伤出血的"急救包"
去年暑假带儿子爬山,小家伙踩着青苔滑倒磕破膝盖,血珠子直往外冒时,同行的张大爷随手掰了半截灰包菌,撕开内壁绒絮按在伤口上,不到两分钟血就止住了,比创可贴还好使,后来才知道这菌子里的凝血素比医院纱布管用多了。
村里老人都说,以前下地干活被镰刀划伤,揪根草茎绑块马粪包,血立马能止住,现在药店卖的云南白药里,还特意添加了马勃提取物,不过要提醒大伙,刚采的鲜菌直接用就行,药店买的干品得先用酒调成糊状。
咽喉肿痛的"灭火器"
上个月感冒发烧,嗓子肿得咽口水都疼,老妈翻出抽屉里的干马粪包,让我含着喝温水,那层海绵似的绒絮在嘴里慢慢化开,凉丝丝的特舒服,连含三天,喉咙居然真的消了肿。
中医书上记载这叫"清肺利咽",特别是对教师、主播这些用嗓过度的人,有个快递小哥跟我说,他每天吼着收件,兜里总揣着磨成粉的马粪包,嗓子哑了就冲水喝,不过要碾得细点,不然满嘴绒毛怪难受的。
肠胃不适的"清洁工"
隔壁陈叔有次误食毒蘑菇,上吐下泻折腾半夜,村里郎中抓把灰包菌煮水给他灌下去,说是能吸附毒素,果然喝完没多久就不拉了,脸色也转回来了,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这菌子里面的多糖成分就像个吸尘器,能把肠道里的脏东西带走。
平时吃撑了消化不良,拿干菌泡茶喝效果也不错,有个烧烤摊老板跟我透露,他们备着马粪包茶,客人吃多了就送一杯,既能解腻还能护胃,不过新鲜菌子性寒,体虚的人最好煮熟再吃。
妇科问题的"温柔刀"
村头刘大姐生完孩子恶露排不干净,老中医开了方子,主药就是炒过的灰包菌,她说吃了五天,肚子不疼了,排得也顺畅了,其实这在《本草纲目》里有记载,说它能"破瘀血",但得配伍当归、益母草这些温补的药材。
现在有些美容院拿它做私护产品,不过大家别盲目跟风,新鲜的马粪包含有微量刺激成分,必须要经过炮制才能用,要是自己不懂处理,还是去正规药店买处理好的成品保险。
无名肿毒的"消肿膏"
记得小时候被蜜蜂蛰了,肿得跟馒头似的,奶奶摘了个灰包菌,掰开里面软软的芯,捣碎敷在肿块上,凉飕飕的特别止痒,半天功夫就消下去了,后来学医的同学说,这菌子的抗菌消炎作用比芦荟胶还厉害。
村里有人被毒蛇咬了,也会用它应急,当然这不是万能药,只能暂时缓解,关键还是要赶紧去医院打血清,但不得不说,在野外真遇上紧急情况,这玩意儿绝对是个保命的好东西。
这些年看着城里人花大价钱买进口保健品,其实咱们山里随便长的灰包菌就有这么多好处,不过采集要注意时节,雨后竹林里最多,摘的时候戴手套,孢子粉沾皮肤会发痒,最重要的是千万别生吃,一定要煮熟或烤透,毕竟野生菌安全第一!
下次回家要是遇见这灰不溜秋的小东西,可别嫌它长得丑,随手捡几个晒干存着,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当然啦,要是有啥不舒服,还是要先去看医生,这些土方法权当应急用,毕竟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总不会害人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