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街坊们念叨"地夫子"这味中药,说是对付湿疹瘙痒有奇效,作为在中药房长大的姑娘,今天就带大家认识这位藏在乡间的"皮肤科圣手",别看它名字土气,可是正儿八经载入《中国药典》的中药材哦!
地夫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地夫子"是民间叫法,它的学名叫做地肤子,还有个雅致的别称叫"扫帚苗子",每年秋收时节,北方的山坡田埂上总会冒出成片的嫩绿植株,细枝上缀满青灰色果实,活像撒了一把小芝麻,老辈人会挎着竹篮去采摘,晒干后就是药用价值极高的地夫子了。
千年古方里的护肤密码 翻翻家里祖传的医书,关于地夫子的记载可不少。《本草纲目》里说它能"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滇南本草》记载可治"皮肤风热丹毒",现代研究更是发现,这不起眼的小果子含有皂苷、黄酮等多种活性成分,简直就是天然的"皮肤护理师"。
五大妙用让你刮目相看
-
止痒高手:去年隔壁张婶被荨麻疹折磨得整宿睡不着,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地夫子,这小家伙能清风热、解湿毒,对蚊虫叮咬、过敏性皮炎特别管用,记得要捣碎调醋敷,止痒效果加倍!
-
泌尿守护者:村里王大爷常喝地夫子茶,说是对前列腺好,确实,它能利小便、通淋浊,对尿路感染、结石都有辅助治疗作用,采收后的果实泡水当茶饮,比那些保健品实在多了。
-
妇科小帮手:很多女性朋友不知道,地夫子还是调理白带异常的良药,配上白果、芡实一起煎汤,坚持喝两周,那种黏腻不适感就会明显减轻。
-
明目良方:电脑族注意啦!《千金方》里记载地夫子配菊花能治目赤肿痛,现在年轻人用眼过度,不妨抓一把煮水熏眼,温热的药雾能缓解干涩疲劳。
-
抗过敏神器:春季花粉过敏季,用纱布包着地夫子枕头芯,睡觉时淡淡的药香能安抚鼻腔黏膜,我们药店每年都有主妇来买,说是比西药喷雾温和有效。
使用诀窍与注意事项 新鲜采摘的地夫子要阴干保存,炒制后药性更温和,外用时最好用香油或凡士林调成糊状,既能延长药效,又能保护创面,不过要提醒大伙,孕妇和体质虚寒的人要慎用,毕竟它是偏寒性的药材。
厨房里的养生智慧 前几天看老妈用地夫子煮水给小妹治痱子,突然想起个偏方:鲜嫩茎叶焯水拌豆腐,既是时令野菜,又能清热解毒,不过要选叶片完整的,发黄或有黑斑的千万别吃。
鉴别真假有妙招 市面上有用薄荷籽冒充的假货,记住正宗地夫子呈扁球形,表面灰绿色带网纹,掰开后种子分三棱,闻着有股淡淡的青草香,尝起来微苦回甘,建议去正规药房购买,别贪便宜买路边摊的散装货。
现代研究新发现 省中医院的研究表明,地夫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达85%以上,这可是引起疖肿、痤疮的罪魁祸首,更惊喜的是,它含有的抗氧化成分比蓝莓还高,难怪老人家说常喝地夫子茶能延缓衰老。
写到这里,窗外正好飘来熬中药的香气,看着砂锅里翻滚的褐色药汤,突然觉得这些传承千年的草木智慧,才是写给中国人最温情的健康告白,下次遇见地夫子,可别只当野草错过了,它可是大自然馈赠的"皮肤医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