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逛菜市场总能看到灰扑扑的慈姑堆成小山,这个长着圈圈年轮的怪家伙,居然是藏在水里的养生高手?老辈人说它"一碗慈姑汤,胜过郎中方",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个低调食材到底有多宝藏!
从泥潭里挖出的"解毒高手"
别看慈姑长得丑,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药食同源选手,清明前后最嫩的慈姑,切开能看见雪白的果肉带着紫色纹路,这可是天然的"生物净化器",广东人拿它炖排骨时加几片生姜,专治春天的湿热口臭;苏州阿姨用它煮甜汤,说是给熬夜族清肝火的秘方。
去年流感高发期,我家隔壁王奶奶就天天熬慈姑荸荠汤,她说这白白胖胖的疙瘩比梨子还润肺,果然喝了三天,她孙子的咳嗽就好了大半,中医书上记载的"慈姑止咳化痰"真不是吹的,关键就在它含有的特殊黏液蛋白,能把喉咙里的燥火都裹走。
藏在年轮里的营养宝库
别小看慈姑表面那层褐色外衣,剥开后里面的白色果肉可是个营养炸弹,每100克含8克膳食纤维,比芹菜还高出两倍,肠道不通畅的时候煮碗慈姑粥,第二天马桶准堵得慌,更厉害的是它富含秋水仙碱,这种物质既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又能预防痛风发作,难怪肿瘤科医生总推荐化疗病人多吃。
记得小时候发烧不想吃饭,我妈就会做慈姑酿肉,把猪肉馅塞在慈姑洞里蒸熟,既补了蛋白质又解了油腻,后来才知道,这道家常菜里藏着大学问——慈姑里的淀粉酶能帮助分解肉类,吃再多也不怕积食。
厨房里的万能养生搭档
要说慈姑最神奇的还是它的百搭属性,腊八节腌咸菜时丢几颗进去,能让整缸泡菜都不生花;夏天煮绿豆汤放几片,清凉败火效果翻倍;就连炒青菜时加点慈姑片,都能让绿叶菜不容易变黄,我们单位食堂的大厨有个绝活,用慈姑代替土豆做红烧肉,吸饱汤汁的慈姑比五花肉还香。
不过要发挥慈姑的最大功效,还得学学浙江人的吃法,他们会在冬至当天用慈姑、荸荠、桂圆煲甜汤,这三种白色食材搭配,既是滋阴润燥的经典配方,也是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养颜三宝",很多美容院老板自己都在偷偷喝呢!
吃错季节不如不吃
虽然慈姑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但懂行的人只挑12月到次年3月的当季货,这时候的慈姑表皮带泥腥味重,但果肉紧实没有空心,要是买到发硬的陈年慈姑,不仅口感发苦,里面的营养成分也会大量流失。
特别要提醒的是,慈姑含有微量秋水仙碱,千万不能生吃,之前就有新闻报道有人凉拌慈姑中毒,其实只要开水焯够5分钟就能破坏毒素,还有脾胃虚寒的朋友要注意,一次别超过半个拳头大小,否则容易拉肚子。
会挑才会买
买慈姑记住三个窍门:先看表皮有没有发霉的褐斑,再捏捏是否饱满有弹性,最后闻闻有没有刺鼻的异味,正宗的苏州南芡慈姑个头匀称,煮熟后会有淡淡的糯香甜味,要是遇到特别便宜的处理货,多半是去年的库存,千万别贪便宜。
现在正是吃慈姑的好时候,建议大家趁新鲜多囤点,放在阴凉通风处能存半个月,要是切成薄片晒干,还能存到夏天煮祛暑汤,这么好的养生食材,可别让它在菜篮里蒙尘啦!
下次去菜场看到灰头土脸的慈姑,可别再当成廉价货,这不起眼小家伙可是实实在在的"水下黄金",会吃的老饕都知道,真正的滋补不一定要靠人参燕窝,应季的寻常食材才最养人,你家那边有什么特别的慈姑吃法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