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挖到个宝藏中草药——麻萸,这名字听着陌生?其实它就长在咱们老家山沟沟里,老一辈人可都叫它"药引子",前阵子我腰疼得直不起来,还是隔壁王婶塞给我把黑乎乎的果子让我泡酒擦,没想到三天就见效!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不起眼的山野馈赠到底藏着多少真本事。
【驱寒止痛的高手】 要说麻萸最拿手的,那必须是对付寒湿引起的疼痛,去年冬天我总感觉后脖颈发凉,晚上睡醒整个肩膀像压着石头,我妈从腌菜坛底摸出串干果子:"这是去年摘的麻萸,给你炒热敷脖子。"别说,那股辛辣味熏得眼泪直流,敷完却像开了电热毯似的暖烘烘,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这果子含的挥发油能直钻经络,比艾灸还猛。
村里张屠户更绝,每次杀猪受凉手抖,就抓把麻萸煮水烫脚,他说这法子治月子病也灵,他媳妇当年落下头疼的毛病,就是用麻萸枕头蒸熏治好的,不过要提醒各位,这招只适合寒湿体质,要是手脚心发热的千万别试,容易上火。
【脾胃的守护神】 上礼拜跟朋友吃火锅贪嘴,半夜吐得昏天黑地,老妈不慌不忙熬了锅褐色的汤,喝下去先是喉咙发麻,接着胃里像被温水毛巾轻轻擦过,原来这就是祖传的止呕方子,麻萸配生姜煮水,专治吃了不干净东西导致的上吐下泻,现在出门我都揣着几粒,晕车晕船时含嘴里,那股冲劲瞬间就把恶心感压下去。
记得有次采访老中医,他说过个趣事:有个小姑娘减肥节食搞坏了脾胃,整天胀气打嗝,老大夫开的方子里就有麻萸,说是能把淤堵的气机打通,果然吃了半个月,姑娘放屁都利索了,脸色也红润起来。
【妇科调理的小能手】 说到这儿,肯定有姐妹好奇对痛经管不管用,我特意问过诊所的刘医生,她说麻萸确实是调理宫寒的常用药,特别是那种小肚子冰凉、血块像果冻似的暗红痛经,用它煮红糖水特别对症,不过她再三叮嘱,月经量多的千万别碰,会雪上加霜。
邻居陈姐就更有意思了,她更年期潮热盗汗,别人送她瓶麻萸膏,每天抹腋下和脚心,说是能引火下行,刚开始我还不信,结果看她确实没再大中午抱着风扇不撒手了,当然这只是辅助手段,正经看病还是得听医生的。
【风湿骨痛的克星】 我爸膝盖每逢变天就疼,上次带他泡药酒时加了麻萸,泡了三个月开坛,那酒香得直冲脑门,现在他每天抿两口,说关节缝里像有蚂蚁在爬,酥酥痒痒过后轻松不少,不过这酒劲儿挺大,一瓶底儿都没了他就开始脸红,吓得我再不敢让他多喝。
听说城里健身房教练也爱用这招,运动拉伤就用麻萸粉调醋敷患处,他们叫这个是"天然消炎膏",虽然敷完皮肤火辣辣的,但消肿速度确实快,破皮的时候千万别用,不然够你哭半天。
【厨房里的养生秘方】 别以为麻萸只能入药,它在厨房也能大显身手,我妈每年冬至都要做麻萸炖羊肉,她说这样既能中和羊肉的燥性,又能激发食材的温补之力,我第一次吃觉得满嘴发麻,现在倒觉得越嚼越香,特别是喝完汤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暖洋洋的。
还有个偷懒的用法:早上煮粥时扔几粒进去,刚开始担心苦味重,没想到煮熟后只有淡淡的木香味,配上红枣枸杞,比外面买的八宝粥还滋补,不过第一次尝试最好从半颗开始,这玩意儿劲儿挺大,放多了舌头会麻半天。
最后唠叨一句,虽说麻萸好处多,但可不是人人都适合,舌苔黄腻、满脸冒痘、晚上盗汗这些上火症状的朋友,千万离它远点,孕妇更是碰都不能碰,它活血的本事容易惊动胎气,咱们普通人用之前,最好找中医师摸摸脉,毕竟每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