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身边朋友抱怨"喝凉水都胖""吃啥都胀肚",十有八九都是脾胃在拉警报,咱老百姓常说"脾胃是后天之本",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今天我就带大家扒一扒老中医压箱底的健脾养胃方子,看完记得收藏转发给需要的亲友!
【自测卡片】你的脾胃还好吗? □ 吃饭不香,总觉得嘴里没味道 □ 稍微吃点生冷就拉肚子 □ 早上起床嘴黏口臭 □ 肚子胀得像气球,打嗝放屁才舒服 □ 大便不成形,马桶冲不干净 中招3条以上的注意了!这些都是脾胃在向你求救的信号。
千古健脾第一方:四君子汤(新手友好版) 这可是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经典方子,堪称脾胃界的"十全大补丸",别看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这四味药平平无奇,组合起来却能: √ 修复受损的脾胃黏膜 √ 提升消化酶分泌 √ 改善营养吸收效率 现在年轻人压力大经常胃痛,可以试试简化版: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每周喝3次,特别提醒:舌苔黄腻的湿热体质要慎用!
湿气重必备:平胃散改良版 很多南方朋友到了梅雨季就腹胀没胃口,这时候该请出苍术、厚朴这对黄金搭档,我试过加陈皮、砂仁各6克,煮出来的汤药带着柑橘清香,喝完就像给肠胃做了SPA,重点记好: ▶ 舌苔白厚腻时用原方 ▶ 舌边有齿痕加山药15克 ▶ 大便黏马桶加薏苡仁30克 去年邻居王阿姨用这个方子调理半个月,多年便秘居然改善了!
上班族救星:保和丸升级方案 天天外卖奶茶的打工人,建议把焦山楂、炒麦芽当茶喝,我一般会再加点六神曲和鸡内金,做成养生茶包: ● 焦山楂10克(消肉食积滞) ● 炒麦芽15克(解米面油腻) ● 六神曲8克(专治吃撑不消化) ● 鸡内金5克(连骨头渣都能磨碎) 这个配方特别适合节日后消食,但孕妇和哺乳期妈妈要避开山楂哦!
寒热夹杂怎么办?半夏泻心汤妙用 有些朋友明明不敢吃凉的,却又容易上火,这种上热下寒最让人头疼,张仲景的半夏泻心汤就能完美破解: 半夏9克(止呕圣手) 干姜6克(暖胃驱寒) 黄芩6克(清上焦火) 黄连3克(泻心火) 人参9克(补气防伤正) 红枣4颗(调和诸药) 这个方子熬出来有点苦,加点蜂蜜调味就行,注意服用期间忌绿豆、萝卜这些解药的食物。
懒人专属:八珍糕食疗方 实在懒得煎药的朋友,试试乾隆年间的八珍糕改良版,把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芡实、薏米、粳米打粉,用蜂蜜捏成小饼,每天当早餐吃两块,特别推荐给: ✓ 长期久坐的办公室族 ✓ 挑食瘦弱的小朋友 ✓ 产后体虚的新妈妈 不过糖尿病患者要把蜂蜜换成木糖醇,记住了吗?
【划重点】用药如用兵,这些禁忌要牢记!
- 舌苔黄腻/口苦口臭时暂停温补方
- 经期、孕期、哺乳期慎用活血药材
- 连续调理不超过3个月,要给身体休息期
- 严重胃痛及时就医,别耽误病情
最后教大家个简单自测法:每天早上起床对着镜子看舌头,舌淡苔白多属寒,舌红少苔可能是阴虚,对症才能见效快,平时多吃小米粥、山药羹这些金色食物,少吃冰淇淋、生鱼片这些寒凉物,毕竟脾胃调养是场持久战,咱们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