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村里老人念叨"野大钱麻",说是山沟里随便挖挖就能治百病,我特意扛着锄头进山找了个晌午,还真在溪边石缝里刨出几株带着锯齿叶的野草,这玩意儿真的像传说中那么灵?今天咱就掰扯明白,省得乡亲们再花冤枉钱买所谓"神药"。
先说这野大钱麻长啥样,叶片跟枫叶似的裂成七瓣八瓣,茎秆上全是细毛毛,折断后流出乳白色汁液,老张头说以前闹饥荒时,这草能当凉拌菜吃,不过得用开水焯三遍去涩味,我尝了口嫩芽,确实带点薄荷混着花生的怪味道,嚼久了舌头发麻。
最玄乎的要数它的"解毒"功效,上个月隔壁王婶被蜜蜂蛰了,肿得跟猪头似的,她闺女采了野大钱麻捣碎敷伤口,不到两小时就消了大半,我特意问了村医,医生说这种草含有类似激素的物质,确实有消炎作用,但过敏体质要慎用,就像有人喝金银花茶降火,有人越喝越拉肚子,都是因人而异。
说到降压效果,倒是有件真事,李大爷常年头晕,自从用野大钱麻泡酒擦头皮,血压居然稳了,县医院大夫检查后说,可能是草药里的黄酮类物质起了作用,但让他千万别停降压药,这说明野大钱麻顶多算个辅助调理,真有病还是得正经吃药。
最逗的是前街刘二嫂,听说野大钱麻能治便秘,直接生啃叶子,结果拉了两天肚子,蹲在茅房骂这草是"野大泻麻",其实这草富含膳食纤维没错,但得像吃芹菜杆子那样嚼碎了,还得搭配多喝水,哪有整个咽下去的道理?
现在网上把野大钱麻吹成包治百病的神仙草,什么抗癌、养颜、壮阳说得天花乱坠,我专门问过省城来的中药教授,人家说这草在《本草纲目》里都查不着,就是个普通清热解毒的民间草药,那些夸张功效,多半掺了商家的噱头。
不过话说回来,这野草确实有些实在好处,去年我家狗子误食毒蘑菇,吐得翻白眼,老兽医让煮野大钱麻水灌下去,半盏茶功夫就止吐了,还有夏天采些晒干缝成香囊,蚊虫确实不敢近身,比超市买的驱蚊贴管用多了。
采这草也有讲究,得选清明前后冒新芽的,这时候药性最足,下雨天别摘,雨水冲淡了有效成分,晾干时要用竹簸箕摊开,不能暴晒,否则叶子卷了影响卖相,镇上药材贩子收新鲜货五毛钱一斤,晒干的能卖到两块二。
最后提醒大伙,野大钱麻虽然好,但不是人人适合,孕妇绝对不能碰,哺乳期也得小心,最好咨询过医生再使用,别拿身体当试验田,说到底,它就是山里常见的一味草药,治病还得靠科学用药,把这野草当成野菜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