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妹儿,你这兜里揣的是啥稀罕物?""这可是咱们村老中医都说好的风流果!"最近总听见街坊邻居议论这种长得像小茄子的野果,要我说啊,这年头连果子都开始走"擦边"路线了?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说说,这风流果的果肉到底藏着啥玄机!
风流果是何方神圣?
第一次见这玩意儿是在川西山区采风,当地老乡指着藤架上的小果实直乐:"这叫补肾果,后生仔吃了夜里有精神!"细看这果子不过拇指大小,表皮青中带紫,撕开薄如蝉翼的外皮,乳白果肉立马渗出蜜汁,凑近闻着有股淡淡的青草香,咬一口脆生生的,甜中带点木质的回甘。
后来查资料才搞明白,这风流果学名"厚鳞柯",在云南叫"补肾果",广西称"益肾子",简直就是植物界的"海王",不过别看它现在网红打卡里卖得欢,其实早在《本草纲目》里就有记载,李时珍老爷子当年就说过这果子"性温补肝肾"。
果肉里的"十全大补汤"?
前些日子遇见个养生博主,拍着胸脯保证每天嚼三颗风流果,一个月能"重振雄风",我特意翻出实验室数据:每100克果肉含蛋白质2.3克、粗纤维1.7克,维生素C含量比橙子还高两倍,更绝的是含有牡荆素、黄酮类化合物这些稀有成分,确实有点像自然界的"六味地黄丸"。
不过要说立竿见影,那可就玄乎了,我采访过几位长期食用的老哥,普遍反映"确实没那么怕冷了""夜尿少了",但要说到广告里吹的"一夜回到十八岁",怕是只有马保国大师的接化发能比,说到底这果子就像温水煮青蛙,得细水长流地吃。
江湖传言VS科学验证
最有意思的是去药材市场做卧底那次,卖药大叔神秘兮兮地掏出个玻璃罐:"姑娘你看这泡酒的,加了风流果能壮阳,配上枸杞就是十全大补!"可当我咨询三甲医院中医科主任时,人家却撇撇嘴:"单靠一个果子就想治肾虚?那还要我们大夫干啥?"
查论文发现,确实有研究证实其提取物对小鼠有抗疲劳作用,但剂量换算成人得每天啃两斤果子,更扎心的是,2019年某期刊指出,未经炮制的生果含有大量鞣酸,吃多了反而伤胃,所以说这玩意儿既不是仙丹,也不是毒药,关键看咋吃。
正确打开方式get!
在云南待了半个月,发现当地人把风流果玩出了花,最常见的是泡酒:50度白酒加冰糖,泡上仨月,过年给家里老爷们滋滋冒热气的玻璃杯,那叫一个舒坦,讲究的还会配伍杜仲、肉苁蓉,但绝对不敢瞎加人参鹿茸,生怕补过头。
要是嫌酒呛,可以试试傣味做法,摘回来的鲜果用芭蕉叶裹着,埋进红土灶灰里煨熟,剥皮后蘸着古法红糖吃,清甜里带着烟熏香,不过记住千万别学我战友生啃,那酸涩劲能把牙釉质都腌没了!
这些人千万管住嘴!
别看我现在说得头头是道,上个月直播试吃就差点翻车,当天晚上直播间涌入好多老铁追问效果,结果第二天就有个大哥留言说吃多了肚子疼,要我说啊,以下几类人最好敬而远之:
- 火气旺的小伙子(脸上冒痘警告)
- 血压高的大叔(当心面红耳赤)
- 肠胃娇气的小姐姐(鞣酸可不是闹着玩的)
- 正在吃降压药的老铁(药物相克预警)
别神化也别妖魔化
蹲完田间地头,访遍中西医大咖,总算摸清这风流果的脾气,它就像咱们村口王大爷,平时递根烟聊两句挺暖心,但非要让他当主治大夫肯定不靠谱,那些吹嘘"七天见效"的都是韭菜盒子,真当自己是华佗再世呢?
最后给大家划重点:当零食尝尝鲜没问题,指望它治病还是省省吧,与其花大价钱买进口保健品,不如每天晒晒太阳打打太极,毕竟老祖宗说的"药补不如食补"后面还有半句——"食补不如睡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