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老中医念叨"现在好中药越来越难找",这话听着扎心却属实,作为喝了十几年中药汤的资深养生党,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让中药失效的"坑货"因素,别看药店柜台里摆着的中药都长得差不多,其实里面门道可多了去了!
第一关就是药材出身问题,前年我去云南旅游,导游特意带我们去看三七种植基地,同样叫三七,地里种的和深山老林挖的完全两码事,后来才知道,现在市面上八成中药材都是人工种植的,化肥农药伺候大的,药效能好吗?就像大棚蔬菜不如野生长的香,药材也是这个道理,更坑的是有些奸商还会往药材里掺假,去年曝光的某品牌当归掺木屑事件,真是让人后背发凉。
炮制工艺失传才是最要命的,我爷爷那辈的老药工,炒个山楂都要看天色掐时辰,现在年轻人谁有耐心守着锅灶?前几天在老字号抓药,看见学徒直接拿机器烘干,老师傅在旁边直叹气,要知道古法炮制讲究"九蒸九晒",现在为了省事全改成烘干机,药性破坏不说,连该有的药香都没了,就像炖肉不用砂锅改高压锅,味道能一样吗?
储存条件堪称中药的鬼门关,南方朋友肯定懂,梅雨天家里的枸杞稍不注意就长毛,我亲眼见过药房仓库堆着半人高的药材包,底层的都被压得结块了,老话说"陈皮要三年,新艾不能用",现在很多药店为了省钱,药材放好几年都不换,药效早就挥发光了,最离谱的是某些网店,真空包装的虫草寄到手都捂出霉味了。
加工环节的猫腻更多,上次陪老妈买阿胶,发现同样的价格,有的切成整齐方块,有的却是碎渣拼接,打听才知道,正规厂家用驴皮熬胶要三天三夜,小作坊直接拿马皮混事,还有那些打粉的中药,看着细腻其实参了米粉,外行根本看不出,记得有次抓药发现药方里的珍珠母贝变成了石灰粉,气得我当场掀桌子!
最后不得不说说人为因素,现在中医院抓药的很多都是实习生,称量误差能差出半副药,更过分的是某些药店为了让药材好看,硫磺熏得刺鼻呛眼,我邻居王叔买的百合放着放着变毒蘑菇色,送检发现二氧化硫超标40倍!这些缺德做法,把老祖宗的宝贝糟蹋得不成样子。
说到底,中药质量就像做菜的火候,差一点都不行,咱们老百姓买药时得多长心眼,看产地、观色泽、闻气味,别贪便宜吃大亏,真心希望这些百年传承的好东西,别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毕竟中药养人千百年,咱们也得对得起老祖宗的智慧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