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方连绵阴雨,不少朋友抱怨"整个人像泡在水里",这时候老中医常推荐的白术和苍术又成了热门话题,作为中药界的"祛湿双雄",它们到底有什么本事?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对药坛CP的真实本领。
药房里的"双胞胎"兄弟
走在中药材市场,总能看到长相相似的白术和苍术挨着摆放,不过细看还是有门道:白术表面是淡淡的棕黄色,断面还有点点朱砂痕;苍术则带着深深的纵皱纹,像老树皮似的粗糙,老药工说这两者就像性格迥异的亲兄弟——都能祛湿,但各有绝活。
白术:脾胃的贴心管家
白术最擅长的是在中焦脾胃地带"搞基建",它就像个勤恳的施工队长,专门修补脾虚导致的"地基不牢"问题,那些吃啥都不消化、大便总不成形的朋友,多半需要这位"健脾专家",特别是早上起床眼皮肿、舌头边上有齿痕的,坚持用白术煮水喝半个月,你会发现身体变得清爽许多。
有个简单辨别方法:如果受凉后腹胀、放屁多,多半是脾虚运化不利,这时候白术配点陈皮就能缓解,但要注意,白术性温偏燥,阴虚火旺的人用了可能会上火,最好搭配麦冬这类滋阴的药材。
苍术:身体里的"烘干机"
相比白术的温和,苍术更像是台强力除湿机,它特别擅长对付"湿浊困重"的情况,比如梅雨天浑身酸懒、头重脚轻,或是吃了太多生冷食物导致腹泻,记得去年有个朋友健身后暴饮冰啤,肚子疼得打滚,老中医开了剂苍术为主的方子,两副药下去就止住了泄泻。
不过苍术气味浓烈,很多人嫌它"药味太重",其实这正是它的特色——芳香化湿的力量特别强,现在药店里卖的藿香正气水,里面就有苍术的身影,专门对付暑湿引起的恶心呕吐。
兄弟联手:1+1>2的祛湿组合
真正懂行的中医很少单独用它们,就像炒菜要配调料,白术配苍术能产生奇妙反应:白术把虚弱的脾胃补起来,苍术负责清除顽固湿气,一个扶正一个驱邪,经典方剂"平胃散"里,这两味药就是黄金搭档,专门治理湿滞脾胃引起的腹胀、口臭、没胃口。
有个简单自用法:取白术10克、苍术5克,加茯苓15克、生姜3片,煮水代茶饮,特别适合长期坐办公室、手脚冰凉又爱长湿疹的人群,但要注意,舌苔黄腻、口干舌燥的湿热体质要慎用,免得越喝火气越大。
避开用药误区才有效
市面上常有把两者混淆的情况,记住这个口诀:"白补苍燥,白柔苍烈",如果是慢性胃炎、经常乏力的虚证,选白术;若是急性肠炎、身体沉重如裹的实证,用苍术更合适,有些不良商家会用便宜苍术冒充白术,正宗白术断面有"朱砂点",苍术则有"起霜"现象。
现在正是春末夏初,湿气最重的时候,建议大家去正规药店选购,别图便宜买路边摊的散装货,保存时注意防潮,白术要密封冷藏,苍术可以晒晒太阳祛潮气,掌握了这些窍门,才能让这两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