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说"家里中药太多根本吃不完","抓回来的中药堆得满抽屉都是",其实这种情况在爱养生的朋友里太常见了!今天就跟大家唠唠中药太多到底该怎么处理,记住这3个诀窍,既能物尽其用又不浪费。
中药太多的根源在哪? 很多家庭都有个"中药囤积癖",看见黄芪枸杞就想买,听说阿胶好就囤两斤,我邻居王婶去年光当归就买了十斤,结果现在都生虫了,其实中药不像西药有明确保质期,很多人抱着"中药越陈越好"的想法,结果越攒越多。
聪明储存有门道 上周去张伯家发现个妙招,他把党参、黄芪这些根茎类药材全装进饮料瓶,拧紧盖子放冰箱冷藏,像枸杞、菊花这种怕潮的,他分装在零食密封袋里,再套层黑色塑料袋避光,最绝的是他拿旧奶粉罐装三七粉,里面塞了食品干燥剂,这些土方法看着简单,可比直接扔抽屉强百倍。
巧手改造变废为宝 我表姐以前总抱怨中药太多喝不完,后来跟着短视频学做药膳,把剩下的陈皮切成丝泡水,加点冰糖就是自制陈皮茶,山楂片和麦芽煮成消食饮,酸酸甜甜孩子抢着喝,上个月她把快过期的茯苓打成粉,掺在面膜里说美白效果特别好,这些小创意既解决了囤积,还多了生活乐趣。
送礼不如送健康 去年春节我姑父收到八盒人参,实在喝不完,后来他把这些药材分装成小包,加了个手写卡片"愿君安康",送给邻居们泡酒,结果楼上李大爷喝了他送的枸杞酒,硬是把自家阳台改成了小药圃,这种处理方式既体面又实用,比放着过期强多了。
实在喝不完怎么办? 要是实在攒得太多,千万别随便扔!我同事小刘把过期的金银花晒干做了香包,衣柜里再没出现过虫蛀,小区赵阿姨把受潮的决明子缝在袜子里,说走路特别舒服,最搞笑的是楼下超市老板,把发霉的山楂片埋在花盆里,说是天然肥料,这些应急处理方法虽然不完美,但至少能让药材发挥最后的价值。
最后提醒大家,中药虽好可不要贪多,就像老话说的"是药三分毒",就算补药吃多了也伤身,下次抓药前先想清楚:这药材真是自己需要的吗?家里库存还够吃多久?养成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才是真正会养生的人,毕竟咱们追求的是健康,不是中药收藏大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