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街坊邻居念叨"上火了得排排毒",其实咱们老祖宗的药箱里藏着不少天然"解毒剂",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中药界的拔毒高手,它们既能对付蚊虫叮咬的小毒,也能化解体内积热的大毒,关键都是菜市场能买到的平民药材!
【第一味:金银花——疮疡肿毒的克星】 走在中药铺总能闻到股清甜香气,八成就是金银花了,这朵"药篱金钗"可是外科圣手,《本草纲目》记载它"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夏天被蚊子咬得满腿包?抓一把金银花煮水冷敷,半小时就消红止痒,更妙的是它能双向调节,发热时能退烧,发冷时又能暖身,就像身体里的智能空调。
【第二味:蒲公英——乳痈肿痛的救星】 小区草坪上那些开黄花的野草,其实是家家必备的急救医生,春天挖些带根的蒲公英,洗净捣碎敷在乳腺炎肿块处,第二天就能消肿,它含有的蒲公英甾醇就像自带消毒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高达90%,不过要记住,采摘时要选叶片完整的,开花后的效力可要打折扣。
【第三味:鱼腥草——肺部毒素清道夫】 这味药名气虽怪但本事真大,特别是对付呼吸道感染,四川人爱拿它凉拌吃,其实就是在给肺做清洁,新鲜鱼腥草捣汁滴鼻子,鼻炎患者亲测有效,它含有的癸酰乙醛能穿透细菌细胞膜,连西医都用来提取抗生素成分,不过初次食用建议从少量开始,那股子"臭腥味"确实需要适应。
【第四味:败酱草——肠痈腹痛的解药】 别看名字土气,这可是治疗阑尾炎的要药,张仲景的薏苡附子败酱散里就有它,现代研究证实其提取物对痢疾杆菌抑制效果显著,乡下常把嫩苗焯水炒蛋,既能预防肠道感染,还能调理口臭,注意采集时要认准锯齿叶品种,羽状叶的观赏类可入不了药。
【第五味:白头翁——湿热毒痢的克星】 这种开着白毛球花的植物,可是细菌性痢疾的死对头,它的根含皂苷成分,煎汤灌肠比某些西药还见效,以前农村小孩拉痢疾,老人总会去田埂揪几棵回来熬水,现在药店卖的白头翁片剂,就是提取它的有效成分制成的,服用时记得配点蜂蜜调和苦味。
这些天然解毒药虽好,但使用时也有讲究,比如金银花性寒,脾胃虚寒者要搭配生姜;鱼腥草不宜长期吃,否则会耗伤阳气,最保险的方法是:急症外用,慢病内服,连续用3天没改善就要找大夫,下次再遇到痘痘冒脓、伤口化脓、便秘口臭这些"中毒"信号,不妨试试这些祖传秘方,可比乱吃抗生素靠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