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邻居王大爷念叨"这牛蒡根泡酒真是个宝",我这才注意到他家阳台上晾着几捆褐色的根茎,作为研究养生多年的老中医爱好者,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个被忽视的养生秘方。
牛蒡根是何方神圣? 要说这牛蒡根,可是藏在土里的"黄金条",它长得像人参却满身疙瘩,切开后芯子雪白带着丝丝金黄,在《本草纲目》里早有记载,李时珍都说它能"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现在日本、台湾都把它当高级养生食材,泡酒更是流传千年的古法。
泡酒的正确打开方式 别以为随便泡就能出效果!我专门请教了做药酒的老师傅:
- 选根要选表皮光滑无虫眼的,像王大爷挑的拇指粗最佳
- 洗净后阴干表面水分,千万别暴晒
- 50度以上纯粮酒,玻璃罐比塑料桶更存得住药性
- 白酒要没过药材3公分,泡三个月才能喝
每天两口竟有这么多好处
-
关节痛的"液体膏药" 隔壁张婶类风湿多年,坚持喝半年后,现在能拎菜篮子爬三楼,牛蒡里的菊糖遇上酒精,就像给关节抹了层润滑油,很多老寒腿都靠它缓解。
-
三高人群的"隐形卫士" 别看酒精度高,但牛蒡含有的膳食纤维和皂苷,反而能调节血脂血糖,医院主任偷偷说,有些病人的体检指标就是靠这土方子稳住的。
-
熬夜党的"肝脏保护伞" 我们这种夜猫子最懂,喝完酒第二天嘴巴不苦了,脸色也没那么蜡黄,中医讲牛蒡入肝经,加上酒精舒筋活血,双管齐下护肝脏。
-
便秘族的"肠道清道夫" 特别要说的是这酒里的"双向调节"本事,喝下去既能治腹泻又能润肠,比吃药片靠谱多了,我那久坐办公室的表弟,靠它解决了十年老便秘。
-
免疫力的"隐形充电宝" 最近流感肆虐,我发现常喝的人都没事,牛蒡多糖碰上酒精发酵,就像给免疫系统装了太阳能板,整天元气满满。
这些坑千万别踩!
- 别用金属容器泡,会产生怪味还破坏药性
- 每天最多二两,当水喝会适得其反
- 体质虚寒的人要加姜片中和
- 孕妇和哺乳期千万别碰
- 糖尿病人喝前要测血糖
老祖宗的智慧现代验证 上次去中药市场,发现牛蒡根价格五年涨了三倍,现在连星巴克都推出牛蒡茶拿铁,足见这食材要火,不过要提醒各位,再好的药酒也只是辅助,该看医生还得去,就像王大爷说的:"这东西就像手机充电宝,关键时刻顶用,但不能完全靠它续命啊!"
最后教大家辨别好酒:摇晃瓶子起细密气泡的是佳酿,酒体浑浊的千万别喝,建议每周喝三次,每次30ml,饭后半小时温服最佳,要是觉得度数高,可以加冰糖或蜂蜜调和,你试过哪些养生泡酒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