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朋友念叨"牛犀草",说是老家山上采的宝贝,我一开始还纳闷这名字咋这么陌生,后来查资料才发现,原来很多地方管它叫"接骨草"、"抽筋草",学名叫"牛膝",这味在中药铺里常见的药材,可是藏着不少养生智慧呢!
【老祖宗的智慧】 要说牛犀草的历史,真能追溯到秦汉时期,古人发现这种茎节膨大的草药特别有意思,折断后会流出白色乳汁,就像动物关节分泌的润滑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专门记载过:"牛膝其苗方生叶,必相对者,犹似牛之膝骨,故名之。"现在想想,这命名方式真是形象又贴切。
【调理身体的多面手】 前阵子邻居王婶膝盖疼得不行,老中医给她开了副药,里头就有牛犀草,这味药最擅长对付下肢问题,像很多中老年朋友常抱怨的腰腿疼痛、关节不利,用它煮水熏洗特别见效,有个小窍门:摘新鲜叶片捣烂,加点白酒调匀,敷在脚踝肿痛处,第二天就能消肿大半。
对咱们坐办公室的年轻人来说,这草药更是宝藏,每天盯着电脑手机,难免气血不畅,拿晒干的牛犀草泡茶,喝上半个月,会发现肩膀僵硬的情况改善不少,特别是女性经期前,用它煮红糖水,能有效缓解小腹坠胀的感觉。
【谁适合用它】 上个月陪老妈去采药,老药师特意叮嘱:这草药虽好,但得对症,像体质偏寒、经常手脚冰凉的人最适合,如果是容易上火、口干舌燥的体质,就要少用,孕妇更要避开,毕竟它有活血的功效,记住任何药材都不能当饭吃,适量才是关键。
【现代研究的惊喜】 别看是传统中药,牛犀草的现代研究可不少,日本学者发现它含有特殊的甾酮成分,能促进软骨细胞再生,美国实验室证实其提取物对骨质疏松有预防作用,最有意思的是,德国把它列入关节保健配方,和葡萄胺糖搭档使用效果翻倍。
【使用小门道】 想试试这味药的朋友要注意,新鲜采摘的需洗净焯水再晒干,直接泡水喝可能会刺激肠胃,推荐两个实用方法:一是配伍红枣枸杞炖汤,每周喝两次;二是打成粉末装胶囊,每天早晚各两粒,熬膏药时加些进去,对颈椎病肩周炎特别管用。
前几天菜市场碰到卖草药的大爷,他教我辨认真假牛犀草的小技巧:正宗的根茎呈圆柱形,表面灰黄色带纵纹,折断面淡棕色且筋脉明显,要是遇到颜色过于鲜艳或有刺鼻气味的,多半经过硫磺熏制,千万别买。
这味陪伴中国人上千年的草药,就像藏在山野里的养生密码,下次回老家不妨带上懂行的老辈人,去后山找找这种不起眼却金贵的植物,不过记得留点种子,让它继续在山间繁衍生长,毕竟大自然的馈赠,值得我们世代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