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街坊邻居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中草药,别看现在西药遍地都是,咱中国人家里总少不了几味中药材,前两天隔壁王婶还跟我说:"小张啊,我这失眠毛病喝了你推荐的酸枣仁茶好多了!"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些家家户户用得上的中药,全是干货,建议收藏!
【补气养血篇】 先说最熟悉的黄芪,这可真是个宝,记得去年我妈手术后气色差,老中医就开了几块钱的黄芪让她煮水喝,这黄黄的根片看着不起眼,却是补气的高手,早上用5片泡水,喝到下午整个人精神头就上来了,不过阴虚火旺的朋友要少吃,上次我外甥熬夜长痘还喝黄芪水,结果痘痘反而更多了。
再说说女性朋友们最爱的当归,这黑褐色的根块可是妇科圣药,每个月那几天煮点当归鸡蛋红糖水,暖腹止痛效果杠杠的,但千万别天天喝,有个姐妹连喝一个月当归汤,结果鼻子出血进医院了,记住孕妇千万不能碰,这可是大忌!
【清热解毒篇】 夏天必备的金银花,家家冰箱里都应该常备,上次我侄子上火嘴角起泡,抓了一把金银花煮水,连喝三天就好了,这玩意还能治痱子,把煮过的金银花水晾凉给孩子擦身子,比药膏还管用,不过体质虚寒的要少喝,容易拉肚子。
蒲公英大家都见过吧?田间地头到处都有,春天挖点嫩叶焯水凉拌,能败火气,要是乳腺胀痛,拿干蒲公英20克煮水,早晚各一次,比吃药管用,但脾胃虚弱的要谨慎,我爷爷当年喝多了闹肚子住院,可把全家吓坏了。
【祛湿健脾篇】 南方潮湿地区的朋友肯定知道薏米的好,炒过的薏仁煮粥,坚持喝半个月,整个人都清爽了,但孕妇千万碰不得,前几年有孕妇喝薏米汤流产的新闻,可把人吓够呛,配点赤小豆一起煮,祛湿效果加倍,我同事的湿疹就是这么喝好的。
茯苓这玩意儿神了,熬汤时候放几片,既能调味又能祛湿,去年梅雨季节我家墙缝都冒水,每天用茯苓煮粥,居然没犯老寒腿,但肾虚多尿的人要少吃,我爸吃了总起夜,后来改吃山药才好。
【润肺止咳篇】 秋天必吃的秋梨膏,自己做特别简单,鸭梨去核加川贝粉蒸熟,咳嗽痰多时候挖一勺,比药店买的还管用,但糖尿病患者要慎用,含糖量可不低,配上点罗汉果,嗓子疼的时候煮水喝,比金嗓子喉宝还灵。
麦冬这细长的小草,可是润肺高手,办公室久坐的白领,用麦冬、胖大海、甘草三样泡水,喝一天嗓子都不干,但便溏的人别试,我试过,跑厕所跑到怀疑人生。
【明目安神篇】 电脑族必备的枸杞,每天抓一把泡茶,眼睛不干涩了,睡眠也香了,但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我朋友高烧时喝枸杞鸡汤,结果体温飚到39度,配菊花效果更好,我姥爷高血压就是靠这两味茶稳住的。
酸枣仁真是失眠救星,炒熟捣碎装枕头里,闻着香味就能睡着,上个月我表姐更年期失眠,每天睡前吃10克酸枣仁粉,半个月就见效了,不过孕妇不能吃,这是重点!
说了这么多,其实中草药就像咱们家的筷子碗勺,要用对地方才能见效,有些偏方看着简单,但用量大有讲究,比如决明子清肝明目,但有人天天当茶喝,结果结肠发黑,还有人参大补,年轻人乱吃流鼻血的比比皆是,建议大家在使用前最好问问中医师,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
最后教大家个小窍门:买中药认准正规药房,别在旅游区买所谓"祖传秘方",保存时注意防潮防虫,贵重药材可以放冰箱冷冻层,下次家里再煲汤,不妨加点中药材,既养生又美味,这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