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鱼是啥?别和乌鱼搞混了!
最近逛菜市场总能看见一种黑乎乎的鱼,老板喊它"川乌鱼",可上网一查全是乌鱼的信息,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鱼!川乌鱼学名叫"斑鳠",主要长在长江上游的激流里,浑身黢黑带斑点,肉质比乌鱼更细嫩,老辈人常说"千斤腊子万斤象,黄辣丁最贵",这黄辣丁说的就是川乌鱼,可见它身价不一般。
藏在山涧里的营养宝库
别看这鱼长得丑,营养含量真叫人刮目相看,每百克含17克优质蛋白,脂肪却不到1克,钙含量是鲫鱼的2倍,更特别的是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欧米伽3系列,对心脑血管特别好,去年华西医院做膳食研究时还发现,川乌鱼的胶原蛋白结构特殊,更容易被人体吸收,难怪川渝地区产妇都爱喝这个汤。
老中医眼里的"水下人参"
在《本草纲目》川渝版本里,川乌鱼可是宝贝,李时珍老乡记载它能"补虚劳、益脾胃",特别适合体弱多病的人,现在科学验证发现,这种鱼含有独特的活性酶,能促进伤口愈合,重庆红楼医院的张医生就说过,术后病人喝川乌鱼汤,恢复速度比吃其他高蛋白食物快两天,不过要记住,它是温补不是大补,上火体质要少吃。
厨房里的百变养生高手
要说做法,川乌鱼真是个脾气好的主,不像鲫鱼要煎得完整,它也不像乌鱼那么腥,最简单的就是加豆腐炖汤,乳白的汤汁特别鲜,要是想下饭,切块后用泡椒烧,鱼肉吸饱了酸辣汁,拌饭一绝,我们楼下开馆子的王师傅有个秘方:加少量当归枸杞清蒸,既能去腥又能增强补气血的效果,很多熟客都是冲着这道菜来的。
吃鱼也有大学问
买鱼时要挑眼睛清澈、鱼鳍完整的,肚子鼓胀的千万别要,处理时记得去掉鳃边的两个小白点,那是腥味来源,最关键是不要过度进补,每周吃两次刚好,搭配白萝卜最能平衡它的温热属性,有痛风的朋友要注意,虽然嘌呤含量比海鲜低,但也不能敞开肚皮猛吃。
那些年错过的美味偏方
川渝山区流传着不少土方子,小孩体虚盗汗,就用川乌鱼加浮小麦炖汤;老人腰腿疼,配点杜仲一起煨,我自己试过用它煮面条治慢性胃炎,连吃三天胃确实舒服多了,不过这些土方法只能当辅助,真生病还是要看医生。
现在知道为什么川菜馆总把川乌鱼当镇店之宝了吧?它就像川菜里的回锅肉,看着普通实则暗藏玄机,下次遇到这种黑黝黝的鱼,可别再说不认识啦!对了,你们家乡有没有特别的吃法?欢迎在评论区晒菜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