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真有三仙各这味药吗?老中医揭秘药名玄机

一归堂 2025-04-25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中药里真的有叫三仙各的药材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暗藏玄机,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中药命名的那些门道,看看这"三仙各"到底是怎么来的。

先说说这个"三仙"的由头,在中药圈子里,但凡带"三仙"字样的,八成指的是焦三仙,这可不是武侠小说里的三大高手,而是三味消食良将——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的合称,老辈人常说"焦三仙一入锅,积食全跑光",说的就是这三味药炒焦后消食导滞的绝活,不过您要是去药店直呼"来点三仙",保准抓药师傅要愣上三秒。

再说说这个"各"字,中药里带"各"的药材确实不少,像当归、白芍、川芎这些妇科圣药,在古方里常被称作"各等分",但要说单独叫"各"的药材,那可真是闻所未闻,倒是有些老药工会把切好的饮片叫做"各子",比如半夏各子、贝母各子,这里的"各"其实是"个"的变音,跟药材名称八竿子打不着。

其实啊,"三仙各"这个说法很可能是民间口口相传产生的误会,就像很多人以为"金银花"是金子银子开的花,实际上只是忍冬科植物的干花蕾,中药的别名多如牛毛,光人参就有几十种叫法,更别说那些形象化的俗称了。

举个实在例子,前阵子有个小伙子拿着手机来找药,屏幕上写着"找三仙各",我问他是不是治消化不良的,他连连点头,结果我给他配了焦三仙加陈皮,他反而懵了:"不是说要三仙各吗?"原来他把"各"听成了"克",以为是每样药都要三钱的意思,这种谐音闹的笑话在药房天天都在上演。

说到中药命名规律,这里面学问可大了,有的按形态取名,比如牛膝像牛膝盖;有的按颜色叫,青黛就是深蓝色的粉末;还有的按味道来,五味子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最有意思的是那些带数字的药名,像二丑(黑丑、白丑)、三月泡(覆盆子),听着像顺口溜似的。

现在市面上流行各种"三仙"配方,除了焦三仙,还有养颜三仙(白芷、白茯苓、白芨)、祛湿三仙(薏苡仁、赤小豆、芡实)等等,这些民间智慧虽然没进药典,但确实是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养生妙招,不过要提醒一句,这些"三仙"都是固定搭配,可不能自己瞎凑着喝。

回到最初的问题,中药里确实没有"三仙各"这味药,但通过这个有趣的误会,我们倒可以聊聊中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神农本草经》到李时珍的《纲目》,几千年来老祖宗给药材起名的智慧,比现在的网络热词精彩多了,下次再听到稀奇古怪的药名,不妨查查典籍,说不定背后藏着段传奇故事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