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菜市场买鱼,老板顺手扯了两根紫苏捆在鱼尾巴上,我随口问了句:"这不就是做鱼去腥的配菜吗?"老板神秘一笑:"小姑娘,这紫苏可不止会去腥,懂行的人家都当宝贝呢!"
这话倒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回家翻出妈妈寄来的紫苏酱,仔细研究起这个随处可见的草药,没想到这一查,竟发现咱们厨房里这个不起眼小草,居然是个隐藏的"全能选手"。
【从感冒到失眠,紫苏承包半个药箱】 要说紫苏最接地气的功效,那必须是治疗风寒感冒,记得去年换季时着凉,嗓子疼得厉害,外婆随手摘了几片紫苏叶煮水,那股特殊的香气钻进鼻腔,喝下去整个人都暖烘烘的,后来查资料才知道,紫苏含有的紫苏醛能发汗解表,比某些感冒药还管用,关键还没副作用。
夏天蚊虫肆虐的时候,我家阳台的紫苏盆栽就派上用场了,掐几片叶子搓碎擦在裸露的皮肤上,那股子辛香比花露水还好使,有次被蜜蜂蛰了,邻居阿姨教我用紫苏汁涂伤口,半小时就不肿了,这消炎效果真是立竿见影。
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安神功效,有段时间总熬夜睡不着,试了各种助眠方法都不管用,偶然看到古籍里说紫苏籽能宁心安神,就把炒过的紫苏籽装进枕头,没想到枕着淡淡的草木香,还真能让人快速入睡,这天然助眠剂比数羊靠谱多了。
【吃货必备的养生秘籍】 作为一枚吃货,我最关心的还是紫苏怎么吃最养生,湖北老家的紫苏炒田螺堪称一绝,鲜辣中带着紫苏特有的清香,既能祛湿又能护肠胃,广东人拿紫苏炖鲫鱼,那奶白色的鱼汤里飘着几片绿叶,不仅去腥增香,还能暖胃散寒。
最近迷上了自制紫苏酱,做法简单得很:紫苏叶焯水切碎,加蒜末姜末熬煮,出锅前淋点香油,拌面炒菜都能用,特别适合没胃口的暑天,有次感冒食欲不振,就着紫苏酱吃了两碗白粥,居然慢慢恢复了胃口。
日本料理里的梅干茶渍饭,总要放两粒腌紫苏梅,那酸甜开胃的滋味,其实是古人智慧的延续——紫苏梅不仅能消食,还能缓解夏季烦渴,我现在随身带的小零食就是自制的紫苏话梅,嘴馋时来两颗,既解馋又养生。
【这些禁忌要注意】 虽说紫苏浑身是宝,但也不能瞎吃,体质偏热的朋友要少吃,不然容易上火,孕妇更要谨慎,紫苏虽有安胎说法,但过量可能引起不适,最好咨询过医生再食用,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
保存紫苏也有门道,新鲜紫苏最好冷藏,但别超过三天,我做了个笨办法:洗净晾干后铺在油纸上,冰箱冷冻保存,随取随用特别方便,要是想长期储存,可以把紫苏晒干制成紫苏茶,冬天泡水喝暖身又防感冒。
现在每次经过菜市场,看见那些绑成小捆的紫苏,都会多看两眼,这个随处可见的草药,承载着千年食疗智慧,既是厨房里的调味神器,又是居家药箱的秘密武器,下次再见到它,可别只当它是配菜了,好好利用起来,说不定能解决不少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