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发期别慌!老中医推荐的中药配比让你安心过冬

一归堂 2025-04-25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让人心惊胆战,隔壁工位的小王刚测出体温39度,楼下药店的奥司他韦早就卖断了货,看着医院人山人海的挂号队伍,突然想起邻居张阿姨去年分享的那个中药方子——她家三代人靠这个方子平安度过每次流感季。

其实中医对付流感可不是简单"抗病毒",老祖宗的智慧讲究"扶正祛邪",就像防护城墙既要修补漏洞(扶正),又要赶走外敌(祛邪),今天给大家拆解三个经过千年验证的经典配比,都是菜市场能买到的寻常药材。

【第一道防线:银翘散改良方】 连翘15克、金银花10克、竹叶6克、荆芥穗8克、薄荷5克(后下)、芦根20克、甘草3克 这个出自《温病条辨》的百年老方子,现在依然能打,连翘和金银花就像双剑合璧,专门对付咽喉肿痛,特别要注意薄荷一定要在关火前5分钟撒进去,不然挥发的药性就浪费了,去年我嗓子疼得咽口水都难,煮了这个当凉茶喝,第二天就能正常吃火锅了。

【专克咳嗽鼻塞:桑菊饮升级版】 桑叶10克、菊花8克、杏仁6克、桔梗10克、甘草3克、连翘12克、薄荷3克(后下)、苇根20克 别小看这几样便宜药材,对付流感引发的剧烈咳嗽特别管用,记得桑叶要选深绿色的,菊花选杭白菊,上周五同事小李咳得肺都要出来,我给他带了两天的量,第三天办公室终于消停了,不过孕妇要慎用,毕竟含有杏仁成分。

【体质虚弱者必备:玉屏风散加味】 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8克、桂枝6克、生姜3片、大枣5枚(掰开) 这个堪称中医版的"免疫球蛋白",特别适合容易反复感冒的体质,我们小区刘奶奶每年立冬就开始喝,八十岁的人三年没进过医院,煎药时记得用砂锅,大火烧开转小火焖20分钟,倒出来的汤药趁热喝发汗效果最好。

说到煎药技巧可是大学问,现在很多年轻人图省事用电药壶,其实传统陶罐才能保留药材香气,第一次煎药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水量要没过药材两指宽,第二次煎药加温水,两次药液混合分三次喝,这样药效均匀,要是觉得苦,加点蜂蜜或者冰糖块,但糖尿病人可得悠着点。

前几天陪老妈去中医院,发现年轻大夫开方也有新思路,他们会在经典方基础上加石斛10克护胃,或者加苍术10克防潮,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基础配比才是根本,就像炒菜放盐,多少全凭手感,但基本比例不能乱。

最后唠叨一句:中药虽好也不是万能丹,发烧超过39度、呼吸困难这些情况千万别硬扛,我二舅当年就是信偏方耽误治疗,结果肺炎拖成重症,科学防疫时代,咱们要把老智慧和新技术结合起来用才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