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小路上,您是否注意过一种叶子对生的绿色小草?老辈人管它叫"两耳草",别看它不起眼,可是中医眼里的宝贝,今天就带大家认识这个随手可摘的"天然药库",看看它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本事。
两耳草到底是何方神圣? 这草学名叫做"鳢肠",因叶片像两只耳朵挨着生长,民间就叫它两耳草,耐旱耐贫瘠,田埂上、菜园边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别看它长相普通,从根到籽全是宝,《本草纲目》里早有记载:"鳢肠主疟疾,解疮毒,捣汁饮之可治蛇虫咬伤"。
五大功效让人惊掉下巴
-
清热解毒的"消防员" 去年隔壁王婶被毒蚊子叮得整条腿肿成萝卜,还是用两耳草捣烂敷好的,这草含有车前苷、鞣质等成分,就像自带灭火器,能快速消除体内热毒,上火喉咙痛时,抓一把煮水喝,比含片还管用。
-
止血止痛的"创可贴" 小时候玩耍磕破膝盖,奶奶总会揪几棵两耳草嚼碎敷伤口,它含有的皂苷类物质能促进血小板聚集,野外遇到小擦伤,随手掐几根揉出汁液外敷,止血效果堪比医用纱布。
-
肝病克星的"守护神" 现代研究发现,两耳草提取物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村里张大爷长期喝酒导致转氨酶升高,每天用干草泡茶喝,三个月后指标明显下降,不过具体用量还是要听医生的。
-
乌发养发的"染发剂" 白发愁?古代宫廷秘方就有用两耳草煎汤洗头的记载,每周用新鲜草汁按摩头皮,坚持两个月,不仅头发变黑,连头皮屑都少了,这可比化学染发剂安全多了。
-
明目退翳的"眼药水" 经常对着手机眼睛酸胀?摘几朵两耳草熬水熏眼,凉雾缭绕间特别舒服,它富含的维生素A样物质,就像给眼睛做SPA,老家有个爷爷天天用这个洗眼,八十岁还能穿针引线。
这些使用禁忌要牢记 虽然两耳草好处多,但孕妇要慎用,它的活血功效可能引起胎动,另外体质虚寒的人别空腹喝太多,最好配着生姜一起煮,采集时也要选晴天露水干的时候,阴雨天采的药效会打折扣。
辨别真假有窍门 真正的两耳草茎细如线,叶子像两个小耳朵紧贴茎部,开花时穗状花序像狗尾巴草,搓碎闻着有股淡淡的青草香,要是叶子宽大或者有绒毛的,那肯定是冒充的货色。
现在正是两耳草茂盛的季节,下次路过田边不妨认认这个低调的"草药侠",不过专家提醒:文中方法仅供应急参考,治病还是要找专业医师,毕竟草木虽好,对症才灵验,您家那边管这种草叫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