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海鲜市场买贝类,老板神秘兮兮塞给我一袋珍珠贝:"姑娘这好东西懂吧?现在年轻人都拿它当养生神器!"我掂着沉甸甸的袋子突然想起,这不就是小时候在海边捡到会吐珍珠的"小贝壳"吗?原来它不仅是美味食材,更是个被低估的养生宝藏!
藏在贝壳里的营养金矿
别看珍珠贝个头不大,营养含量却让人惊掉下巴,每100克含钙量高达130毫克,相当于牛奶的2倍!去年体检查出缺钙的闺蜜,连喝三个月珍珠贝豆腐汤,医生说她骨密度明显改善,更绝的是它的锌含量,每百克含7.8毫克,比生蚝还高!难怪沿海人家的孩子个个眼睛亮晶晶,原来从小就在吃"天然补锌剂"。
这些贝类软体里还藏着珍贵的牛磺酸,这种在深海鱼里才有的宝贝,能帮我们护肝解毒,上次公司体检发现脂肪肝的王哥,现在每天凉拌珍珠贝当午餐,三个月后复查指标降了不少,最让我意外的是它的铁含量,每百克含2.5毫克,对于不爱吃肉的女性朋友来说,简直是天然补血丸。
老祖宗留下的养生秘方
在潮汕地区流传着"珍珠贝炖梨"的止咳偏方,把新鲜贝肉和雪梨一起蒸,据说润肺效果比冰糖炖梨还好,我试了几次,喉咙干痒确实缓解得很快,中医说它性味甘咸微寒,正好能中和现代人爱吃的火锅烧烤的燥热。
爱美的姐妹肯定想不到,古代妃嫔用来敷面的"珍珠粉",原料就是这些贝壳,现在美容院流行的海泥面膜,很多都添加了珍珠贝提取物,我自己试过把贝肉捣碎敷脸,第二天皮肤透亮得像剥了壳的鸡蛋,不过要注意过敏体质最好先试用,毕竟每个人的肤质不同。
厨房里的百变养生高手
说到吃法,潮汕人最有发言权,他们最爱用珍珠贝煮冬瓜汤,清热解暑还利尿,我改良了个懒人版:贝肉焯水后加少许姜丝,直接倒进紫菜蛋花汤,五分钟搞定一道补钙圣品,最近发现用贝肉包饺子也超赞,混合猪肉韭菜,鲜甜味能把饺子皮都撑破。
日式料理里的"醋渍珠贝"更是深得我心,用米醋泡半小时,贝肉会变得晶莹剔透,当开胃小菜特别爽口,不过最惊艳的还是广式做法,贝肉切丁和糯米一起蒸,揭开锅盖那瞬间,海米的鲜香混着糯米的软糯,简直香迷糊了。
挑贝避坑指南
买珍珠贝记住三个窍门:壳越重越新鲜,用手敲声音沉闷的是好货;张嘴的贝要选触须伸缩有力的;闻着有淡淡海腥味才正常,上次图便宜买了泡过药水的贝,回家煮汤发苦,后来学会看贝壳边缘有没有自然分泌物。
处理贝肉也有讲究,先用盐水浸泡两小时吐沙,再用50℃温水轻搓外壳,很容易就去掉黏液,切记不要直接用洗洁精,会破坏贝肉的鲜味,冷冻保存时记得铺层盐,这样解冻后才不会出很多水。
这些人要重点补贝
电脑族最适合吃珍珠贝,它富含的维生素A能护眼明目,我每天带一小盒水煮贝肉当零食,眼睛干涩好多了,准妈妈们注意了,贝类含有的DHA对胎儿大脑发育特别好,每周吃两次比吃鱼油强,更年期阿姨们更要多吃,它能调节雌激素,潮热盗汗能缓解不少。
不过痛风患者要少吃,嘌呤含量确实不低,刚做完手术的人也要忌口,等伤口愈合后再进补,小孩第一次吃要少量尝试,有些宝宝可能对贝类蛋白过敏,就像我家侄子,第一次吃吐得昏天黑地,后来才知道是过敏体质。
现在每次经过海鲜档,我都会多看两眼那些灰扑扑的珍珠贝,谁能想到这不起眼的小贝壳,居然装着满满的海洋馈赠?从补钙到养颜,从护肝到明目,它就像大海送给人类的万能药箱,下次去市场不妨买些回家,清蒸也好煲汤也罢,让这来自深海的养生高手,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加点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