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后山沟里长着一片白花野牡丹,老一辈都叫它"野棉花",每年春夏之交,漫山遍野的小白花像星星似的挂在绿叶间,看着倒是清秀,可别小看这野花,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它可是山里人离不开的"家庭医生",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不起眼的小花藏着哪些治病救人的本事。
认准山野里的"白仙子" 白花野牡丹学名叫肖野牡丹,跟常见的牡丹可不是亲戚,人家正经属于锦葵科,这倔脾气的野花专爱长在溪边、林下这些湿润地方,根扎在腐殖土里能长到半米深,叶片摸着像砂纸,开的花却是雪白雪白的五瓣,花蕊金黄,凑近了闻还有股淡淡的甜香,采药可得赶在花期,这时候药效最足,不过记得留些种子,来年还能接着长。
清热解毒的"凉茶" 前些天隔壁王婶上火嗓子疼,我给她摘了新鲜花瓣泡水,这花儿性寒,喝下去凉丝丝的,第二天喉咙就不肿了,村里小孩长痄腮(腮腺炎),老人就会采一把嫩叶捣出汁,兑着蜂蜜抹在肿胀处,消得比西药还快,要是被毒蛇咬了,老把式会拿根茎嚼碎敷在伤口周围,说是能拔毒——不过这招现在可不敢乱试,得赶紧送医院。
妇科调理的小秘方 说到这花最神奇的用处,还得数对付"女人病",村里姑娘们月事不准、痛经,都会摘晒干的花朵煮鸡蛋,做法挺讲究:砂锅里放10朵干花,加两碗水熬成一碗,打入带壳鸡蛋小火焖熟,月经前连汤带蛋吃三天,暖宫散寒特别灵,去年表姐产后淤血排不净,老中医就开了野牡丹配益母草的方子,喝了一周就见好。
跌打损伤的急救包 山里人干活难免磕碰,这时候野牡丹的根茎就派上用场了,采挖回来的粗根洗净切片,阴干后捣成粉末,遇上扭伤挫伤就调黄酒敷上,消肿止痛比膏药还管用,我试过把鲜叶嚼碎敷在蚊虫叮咬处,那清凉劲儿比风油精还过瘾,关键是纯天然不刺激。
祛湿利尿有一手 住在山洼子的刘叔常年腿脚浮肿,他有个土方子:白花野牡丹全草晒干,每天抓一把煮水当茶喝,这法子确实利水,喝两天就能看见尿量增多,脚脖子明显松快了,不过这寒性太重,体虚的人得搭着生姜红枣一起煮,不然肚子受不了。
外用内服有讲究 虽说是好东西,用错了也出事,孕妇千万不能碰,这花活血太猛,当年村头张家的媳妇不懂,喝花茶导致见红,新鲜的汁液对皮肤有刺激性,过敏体质要先在手腕试涂,最保险的是晒干后煎水,大人喝不超过三碗,小孩减半,配药时注意别和温热药材混用,比如人参、肉桂这些,免得寒热冲突。
现在城里药店难见这野花的身影,但在咱们山里,它依然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万能药",不过随着环境变化,野生的越来越难找,倒是有些地方开始人工种植,下次进山踏青,您要是遇见这朴素的小白花,可别只当风景看——说不定关键时刻,它能解大困呢!真生病还是得去医院,这些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