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都在传王大爷的故事,这位喝了三十年中药调理的老街坊,上个月查出胃癌时医生说可能与长期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有关,消息一出,不少常年吃中药的朋友都慌了神,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中药和胃癌之间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先别急着把家里药罐子扔了,听我细说,中医药作为我国传承千年的瑰宝,本该是养生治病的良方,可近些年确实暴露出不少隐患,就拿前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马兜铃酸事件来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就把这种常见于关木通、广防己等药材的成分列为1类致癌物,最让人揪心的是,很多中成药里还悄悄藏着这些"隐形杀手"。
我走访过多家中医院发现个怪现象:大夫开方时很少主动提醒患者注意药物毒性,就像去年查出肝癌的小刘,连续五年吃某知名品牌的护肝中药,直到住院才知道里面含有过量土荆芥,这些披着"纯天然"外衣的毒中药,往往比西药更让人防不胜防。
再说说炮制工艺的问题,传统中药讲究九蒸九晒,但现在某些药厂为了降低成本,直接用硫磺熏蒸药材,前阵子曝光的浙贝母二氧化硫超标事件就是个典型,这种被漂白过的药材长期服用对胃黏膜刺激极大,更别说那些打着古法旗号的网红膏方,很多连最基本的灭菌工序都省了。
特别要当心民间偏方的坑,隔壁村张婶听信"祖传秘方",把山豆根当茶喝,结果消化道出血进了ICU,还有人迷信"以毒攻毒",生吞活蝎子治风湿,最后胃穿孔差点丢命,这些野路子疗法根本不考虑药物代谢,简直就是在玩命。
不过话说回来,中药致癌这事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看怎么用,给谁用,像云南白药里的草乌经过特殊炮制,剂量控制得当反而能治病,最怕的就是病人自己瞎琢磨,拿着网上查来的方子乱吃药,也不考虑体质是否合适。
最近中华中医药学会刚发布《含毒性中药材临床应用指南》,明确列出47种需谨慎使用的药材,建议大家看病时多问一句:"这药有没有毒性成分?"如果大夫支支吾吾,建议换个更专业的,真正负责任的中医都会主动说明药物风险。
说到底,中药不是糖果也不是毒药,关键在于科学使用,正在服药的朋友也别恐慌,可以先查看药品说明书,但凡标注"不宜久服"的都要警惕,定期做胃镜检查,发现胃部不适及时就医,这才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毕竟咱们调理身体是为了健康,千万别把救命的中药变成索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