葎草,藏在野草丛中的中药宝藏

一归堂 2025-04-25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这句歌词里藏着不少养生智慧,前些日子在公园遛弯,看见几个大妈蹲在墙角揪一种带刺的藤蔓,凑近一瞧,这不就是老辈人常说的"拉拉蔓"嘛!别看它灰头土脸长在砖缝里,可是正儿八经载入《本草纲目》的中药材——葎草。

认准这种"霸王藤"

葎草是种极有性格的植物,在北方胡同墙根、南方田埂石缝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这货浑身带刺,嫩芽时期茎秆上布满细小倒钩,像极了微型狼牙棒,到了夏天会开出不起眼的黄绿色小花,秋天结出一串串黑褐色瘦果,活脱脱自然界的"粘毛器"。

老中医教我个辨认诀窍:折断茎叶马上冒出白色乳汁,闻着有股淡淡的苦瓜香,要是遇见叶子卵圆形、茎部方形的,准是它没错,不过要小心,这植物汁液沾到皮肤上痒得抓心挠肝,小时候我们管它叫"痒痒藤"。

从野草到良药的千年跨越

《本草拾遗》里记载:"葎草主五淋,利小便,止水痢,捣烂敷毒疮。"古人早就发现这株野草的药用价值,村里老人讲,过去闹饥荒时,懂行的赤脚医生会采葎草嫩尖焯水凉拌,既能充饥又能治热病。

最神奇的是它的利尿功效,邻居张婶去年腿肿得发亮,老中医开了方子,主角就是晒干的葎草,每天拿砂锅熬水当茶喝,不出半月小腿就恢复原样,现在她家阳台还晾着自己种的葎草,绿油油一片煞是好看。

厨房里的中药妙用

别以为中草药都得煎汤喝,葎草在家常饮食里大有乾坤,上个月去川菜馆吃到道"凉拌龙须菜",服务员说是用嫩葎草茎做的,尝起来脆生生带点草木香,加点蒜末小米辣特别开胃。

广东朋友教了个祛湿茶方子:取鲜葎草30克、白茅根15克、冰糖少许,煮出来的茶汤碧绿清透,特别适合潮湿天气,我自己试过加薄荷叶冰镇,那滋味比奶茶店的网红饮品健康多了。

使用禁忌与采集窍门

虽说葎草好处多,但孕妇和体质虚寒的人要慎用,去年有个姑娘听说能祛痘,天天拿新鲜葎草汁擦脸,结果满脸红肿去医院,中医提醒:外用需稀释,内服更要遵医嘱。

采集也有讲究,清明前后的嫩芽药效最佳,记得戴手套防扎手,用剪刀贴着地面剪,留茬短些还能再生长,晒干时要注意通风防潮,否则容易发霉变质。

如今城里药店也能买到封装好的葎草茶包,但我还是喜欢周末去郊外自己采,看着竹篮里堆满带着晨露的葎草,总想起外婆说的:"这世上没有废草,只有不懂用的凡人。"下次遇见千万别当杂草拔掉,这可是大自然馈赠的天然药箱呢!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