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儿肠"这名字听着怪可爱,其实就是咱们田间地头常见的野草,老一辈人都叫它"路边的消炎药",前阵子我嗓子疼,老妈随手在院角揪了几根,煮水喝了半天就见效,今儿咱就唠唠这个不起眼却浑身是宝的小东西。
鹅儿肠到底是何方神圣?
这鹅儿肠学名叫做"繁缕",在南方田埂上随便一揪就是一把,它还有个别名叫"野菊花",不过和杭白菊可不是亲戚,叶片细碎得像羽毛,开的花倒是挺精神,五瓣小白花星星点点的,有意思的是不同地方叫法五花八门,四川人喊它"鸡肠草",江浙一带叫"石灰菜",北方老乡管它叫"蚂蟥菜"。
老祖宗留下的救命偏方
我奶奶那辈人最懂它的好,被毒蛇咬了摘几根捣烂敷伤口,小儿高烧就拿叶子擦腋下,记得小时候拉肚子,老妈掐一把嫩尖煮红糖水,那股子清香里带着微微的苦,喝下去肚子立马就不咕咕叫了,村里郎中还说它能治带状疱疹,捣成泥糊在患处,第二天水泡就瘪下去。
现代研究发现的隐藏技能
别小看这野草,实验室里可是大有乾坤,省农科院的检测报告显示,它含有槲皮素、黄酮类物质,比某些消炎药成分还实在,市中医院的药师透露,新鲜鹅儿肠汁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明显,难怪民间拿它治疖肿这么灵验。
厨房里的养生密码
清明前后掐嫩尖凉拌最鲜,焯水后撒点蒜末香油,脆生生的特别开胃,我妈还喜欢拿它煮蛋花汤,说能败春火,不过要当心,开花的老茎煮不烂,只能连根晒干泡茶喝,去年邻居阿姨晒了两大筐,天天喝说关节痛好多了。
使用禁忌要牢记
虽说是好东西,但孕妇可得忌口,村里王婶怀孕时瞎喝鹅儿肠茶,结果见红吓坏了,另外体质虚寒的人别生吃,最好搭配生姜,要是不小心误食喷过农药的,赶紧催吐去医院。
现在正是挖鹅儿肠的好时节,周末带孩子去郊外认认这种"天然抗生素",不过城里朋友别乱采,菜场偶尔有大妈摆着卖,三块钱一大把,回家洗净焯水冷冻起来,夏天上火随时拿出来应急,比吃药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