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老家亲戚念叨一种叫"朱砂七"的草药,说是治疗跌打损伤有奇效,这名字听着就透着股神秘劲儿,我特意托山里的老药农寄了点样品过来,没想到这玩意儿还真不简单!今儿咱就掰扯掰扯这藏在深山里的"红宝石"到底有啥门道。
先说个事儿,去年邻居王叔上山采蘑菇摔了一跤,膝盖肿得跟馒头似的,村里老中医给捣鼓了点朱砂七糊在伤处,结果三天就能拄拐走路了,这事儿在小区传开后,好几个老街坊都来问我这草药的事儿,其实啊,这朱砂七在云贵川的深山老林里可是响当当的"金疮药",老一辈人下地干活前都会揣几根带着备用。
要说这朱砂七为啥叫这么个名字?全因它断面渗出的红色汁液酷似朱砂,但这可不是普通的"红",懂行的人都知道,这红色汁液里含着特殊的活性成分,我查了县志记载,明朝时期当地土司就专门派人采集朱砂七给战马疗伤,您瞅瞅,这药用历史少说也有五六百年了吧?
说到具体功效,那可真是一本厚厚的民生账,最明显的就是活血化瘀,我亲眼见过隔壁张婶用叶子捣碎敷手腕扭伤,第二天青紫就淡了一大半,老中医说这草药能"破瘀不伤正",不像某些猛药会耗人元气,再说说解毒,前阵子我家猫误食了死老鼠,兽医让煮朱砂七水灌下去,当天就不吐白沫了,不过可别学我瞎试,这剂量讲究得很!
这草药最绝的还在于"双向调节",村里八十岁的刘爷爷常年喝朱砂七茶,原本三天两头犯的关节炎居然好转了,但要是年轻人火气旺,喝多了反而容易拉肚子,所以说啊,好东西也得用对地方,就像四川人做回锅肉讲究火候,煎药也得看体质。
关于用法那可真是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是泡酒,我们这儿都兴埋地下三年才开封,据说时间越久药劲越醇,不过现在年轻人图省事,直接拿开水冲泡当茶饮的也不少,但要我说,对付跌打损伤还得学老辈人的土方——新鲜茎叶捣烂,拌上黄酒和蜂蜜,敷在患处再用芭蕉叶包紧,这效果比药店买的膏药带劲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好东西也得悠着用,孕妇绝对不能碰,这点村口诊所墙上还贴着红纸告示呢,前几年有个外地游客采了炖汤,结果半夜紧急送医,就是因为没掌握用量,干品每天不超过5克,鲜品最多20克,这分量可得记准了。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城里养生馆开始包装"朱砂七药浴",价格翻了好几倍,其实咱们自己在家也能弄,抓一把粗茎煮水泡澡,对风湿骨痛特别管用,但要注意别用金属锅熬药,最好选砂锅或者搪瓷盆,这道理就跟熬中药忌铁器一个样。
说到底,朱砂七这宝贝能流传至今,靠的就是实打实的效果,不过现在野生资源越来越稀罕,听说政府已经把它列入保护名录,下次去山里玩,可别为了尝鲜乱采摘,毕竟守护好这片青山,才是让传统智慧延续的根本,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