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邻居张婶给我送来一包晒干的草药,说是老家山上采的'千年矮',让我泡茶喝能降火气,我一看叶子细长泛青,仔细打听才知道这竟是中医里的小叶黄杨,这个在南方山野随处可见的小灌木,原来还是本草纲目里记载的药材?"
说起小叶黄杨,很多在农村长大的朋友都不陌生,这种常年绿油油的矮树丛,常被栽在庭院当景观植物,却不知它的药用价值早在《本草拾遗》里就有记载,老辈人总说"铜筋铁骨入药来",说的就是它坚硬的枝干里藏着的治病玄机。
祛风除湿的天然良药
在浙江一带的山区,采药人会把小叶黄杨的根茎切片晒干,专门用来给风湿骨痛的患者泡脚,去年我陪父亲去山里疗养,当地老中医就开了这个方子,把黄杨根煮水后趁热熏蒸膝盖,凉了再兑热水浸泡,连着用三天,老人家几十年的关节肿痛竟缓解了不少,现代研究发现,黄杨含有的黄酮类物质确实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难怪民间会用它来对付"老寒腿"。
止咳平喘的草木秘方
记得小时候咳嗽不止,奶奶总会去菜园剪几片黄杨叶,揉碎了敷在我喉咙处,那股独特的清香带着微微苦涩,敷上半小时就能缓解咽喉肿痛,中医认为黄杨叶性平味苦,能清肺热化痰浊,对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久咳特别有效,现在有些中成药厂还会提取黄杨素制成止咳糖浆,算是把老偏方发扬光大了。
跌打损伤的消肿圣手
村里的赤脚医生有个祖传药酒方子,专治扭伤挫伤,除了常见的红花、三七,最特别的就是加了新鲜黄杨叶,前年我爬山摔肿了脚踝,医生摘了几片叶子捣碎拌烧酒,敷上纱布不到两小时,肿胀就消了大半,后来查资料才明白,黄杨含有的鞣质能收缩血管,皂苷类物质可以促进淤血吸收,这不就是天然的云南白药成分吗?
调节三高的养生茶饮
最近体检查出血脂偏高,朋友推荐了个偏方:每天用黄杨嫩芽泡茶喝,试着喝了半个月,意外发现血压真的稳定了些,咨询中医师才知道,黄杨所含的槲皮素、芸香苷都是血管清道夫,长期饮用能软化血管,不过要注意必须是春季采摘的嫩叶,秋天的老叶反而含鞣酸较多,容易伤胃。
安神助眠的天然香薰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黄杨木还能助眠,苏州园林的老匠人都知道,用黄杨木屑填枕头,有宁心安神的功效,我自己试过把晒干的黄杨叶装进布袋当汽车挂件,没想到开长途时闻着淡淡的木香,确实能缓解焦虑,现代芳香疗法也证实,黄杨挥发的萜烯类物质对改善睡眠质量确有帮助。
虽然小叶黄杨浑身是宝,但使用时也有讲究,孕妇要慎用其活血功效,体质虚寒者不宜长期饮用,采集时最好选向阳坡的三年生植株,阴干保存才能锁住药效,市面上有些不良商家会用大叶黄杨冒充,其实两者药性大不相同,购买时一定要认准叶片细小如瓜子、断面有淡红晕的正宗品种。
"别看这不起眼的小灌木,从根到叶都是宝。"每次路过小区花坛里的黄杨丛,我都会多看两眼,这种默默生长的植物,就像许多民间智慧一样,虽不张扬却暗藏玄机,下次遇到风湿疼痛或者咳嗽痰多,不妨试试这个藏在身边的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