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看见药店柜台摆着黄芩饮片,这个土黄色的中药材看着不起眼,却是中医手里的"灭火队长",今天咱就唠唠这个从根茎到药房的百搭中药,看看它到底藏着多少养生门道。
藏在山野里的千年灵药 黄芩这名字听着像隔壁村二丫头,其实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中草药界老字号,翻翻《神农本草经》就知道,老祖宗早在两千年前就发现它能"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现在山西、陕西的深山里还长着大片野生黄芩,不过正经药用的都是人工种植的,毕竟野生保护级别摆在那儿呢。
五脏庙里的消防员 要说黄芩最拿手的本事,就是给身体"灭火",春天吃多了香椿烤鸭上火?嗓子疼得像吞刀片?这时候抓把黄芩煮水,比喝十杯冰美式都管用,它专治这种实打实的热毒症,特别是肺火、肝火旺的时候,喝两天就能感觉喉咙松快了。
肠胃保卫战的秘密武器 夏天拉肚子别光想着蒙脱石散,黄芩配黄连可是中医止泻的经典组合,记得有次朋友吃坏肚子,我用黄芩6克、黄连3克给她煮了碗苦茶,当天就跑厕所次数少了,不过这方子偏寒,脾胃虚寒的人可得悠着点。
油皮星人的护肤宝藏 现在美妆博主都在推的"黄芩面膜"可不是跟风,这药材里的黄芩苷能跟皮肤里的自由基打架,祛痘消炎一把好手,我闺蜜常年备着黄芩粉,混在芦荟胶里敷脸,说她的大红脸终于消停了,不过直接往脸上抹得用超细粉,不然容易堵毛孔。
厨房里的养生搭档 广东人爱煲汤时丢几片黄芩,配上排骨、莲子,说是"祛湿四宝汤",北方朋友可以试试黄芩枸杞菊花茶,电脑族盯着屏幕眼睛发涩时,喝这个比滴眼药水还管用,不过孕妇要忌口,这玩意儿活血,当年我嫂子孕期喝了几口汤差点闹出事。
药房避坑指南 买黄芩饮片可不能光看颜值,好的黄芩应该是金黄色带点绿,断面像木头年轮似的纹理,要是颜色发暗有霉斑,或者闻着有酸味,赶紧换一家,现在有些不良商家拿朝鲜黄芩冒充,那东西药效差远了,得认准正规药房。
服用讲究多 这药虽好可不能当饭吃,常规量每天3-9克就够了,煮水喝最好早饭前空腹来一杯,体寒手脚冰凉的、吃凉粽子就闹肚子的,还有大姨妈期痛经的姐妹,离这药远点,去年有个小伙连续喝黄芩茶半个月,结果胃疼住院,这就是典型寒性体质踩雷。
现代研究新发现 别以为老古董中药就没科学依据,黄芩里的黄酮类化合物可是实打实的抗菌抗病毒高手,疫情那年中科院的研究显示,黄芩提取物对某些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现在化妆品厂抢着收购优质黄芩,就为提取里面的护肤成分。
真假黄芩辨别术 市场上鱼龙混杂,教大家几个窍门:真黄芩泡水应该呈现淡黄色,放久了会变深;尝起来极苦带点辛味,要是甜味大概率掺假了;拿打火机烧会冒黑烟,有类似松香的气味,上次在旅游区买的"野生黄芩",烧出来全是化学塑料味,妥妥的假货。
储存有妙招 家里存黄芩得放在玻璃罐里,搁阴凉通风处,千万别塞进冰箱,潮气重反而容易发霉,我发现用厨房纸包着埋进大米桶里,既能防潮又不影响药效,这招还是老中医教我的。
说到底,黄芩就像中药界的瑞士军刀,哪里发炎往哪冲,不过再神的药也得对症下药,体寒的、怀孕的、慢性腹泻的朋友千万管住嘴,下次去中药铺抓药,不妨让老板给你称点黄芩,说不定从此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