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街坊邻居念叨"野苦瓜藤是个宝",我这才知道原来农村田埂上爬满刺的野苦瓜藤,居然还是个药食两用的好东西,前阵子特意问了村里的老中医张伯,没想到他一听就乐了:"这玩意儿可是咱们祖辈传下来的'不花钱的医生'啊!"
要说这野苦瓜藤长什么样,估计城里朋友可能没见过,它跟家养的苦瓜同宗,不过藤蔓更野性些,浑身带着细毛刺,叶子倒是绿油油的像把锯齿伞,每年春夏之交,田间地头最常见它攀在竹篱笆上疯长,开花却是淡黄色的小喇叭,完全不显眼,可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藤条,懂行的人都知道它是调理身体的"全能选手"。
先说最实在的降糖效果,隔壁王婶去年查出血糖偏高,天天泡野苦瓜藤茶喝,她说这藤晒干后煮水,喝着有点苦回甘,坚持两个月再去测,数值真往下掉了,张伯说这藤里含有类似胰岛素的成分,就像给身体装了天然调节器,不过要真想靠它治病,还得搭配饮食控制,不能光喝这个当仙丹。
再说说祛湿排毒的本事,我们南方梅雨季节闷得人浑身黏糊,我妈就会采些嫩藤尖焯水凉拌,她说这菜自带清热属性,吃完肠胃都清爽,其实不光是吃,用藤煮水泡脚更是一绝,我同事小陈脚气反复,试遍药膏都没根治,后来每天拿野苦瓜藤煮水泡半小时,不出半个月脚丫子就干爽了,那些痒痒的小水泡再没冒过。
最让我意外的是它能治皮肤病,表弟小时候满身起红疹,医院开的药膏见效慢,外婆愣是用野苦瓜藤熬出浓汁,晾凉后给他擦身子,那股子苦涩味熏得小孩直咧嘴,可连擦三天疹子就瘪下去了,现在想想,这天然植物激素比西药还管用,关键是没激素副作用。
不过要真说起来,这藤最妙的还是通便润肠,现在年轻人久坐少动,肠道就跟堵车似的,我朋友小林便秘半年,吃药喝茶都不顶用,后来我让她试试野苦瓜藤配蜂蜜——鲜藤榨汁兑温水,加勺蜂糖调服,刚开始觉得苦,喝惯了倒上瘾,不到两周就说"终于找回畅快感觉",当然要是胃寒的人,建议煮熟再喝,生榨毕竟寒性重。
别看它好处多,采摘可得讲究时节,清明前后抽新芽时最嫩,这时候采收晒干的藤药用价值最高,等到藤蔓长老发硬,药效反而打折,处理起来也简单,开水烫过后切段晒干,密封袋存着随取随用,不过要注意区分野生和家种,有些打过农药的千万不能摘。
说到吃法可真是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是炖汤,排骨莲藕锅里丢几段干藤,炖出来的汤自带甘苦清香,特别适合上火时候喝,我妈还爱用盐渍嫩藤当凉拌菜,说是下饭比咸菜健康,最绝的是福建老乡教的法子:新鲜藤叶捣碎敷关节,专治风湿肿痛,据说比膏药还灵。
当然也不是人人适合,张伯特别叮嘱,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吃,孕妇更要忌口,有个误区得说清楚,虽然它叫"野"苦瓜藤,但可不是随便路边摘就能吃,城市绿化带的可能喷过除草剂,山里的又担心重金属超标,最好找认识靠谱的农户要自家种的。
最近我还发现个新用法——拿来做漱口水,有次牙龈肿痛,含着野苦瓜藤煮的水漱喉咙,那股凉苦劲儿瞬间镇住火气,现在办公室常备些干藤,熬夜加班嗓子哑了,泡杯"苦咖啡"比润喉糖管用多了。
说到底这野苦瓜藤就是个"草根英雄",不像名贵药材那么金贵,却实实在在能解决老百姓的日常病痛,不过再好的东西也得对症用,真有毛病还是要看医生,就像张伯说的:"野藤虽好,可不能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