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小路上,总能看到一种缠绕着庄稼生长的藤蔓植物,叶子呈锯齿状,茎上长满细小倒刺,老辈人管它叫"拉拉秧",都说这玩意儿扎人疼,却是治病的宝贝,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种随处可见的野草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功效。
拉拉秧的"前世今生" 在北方农村,拉拉秧学名葎草,是大田里最让人头疼的杂草,春末夏初,田间地头到处都能看见它攀附在玉米杆、豆角架上的身影,农忙时不小心被它划破皮肤,那种火辣辣的刺痛感让人记忆深刻,可就是这种让人又恨又怕的野草,却在中医典籍里有着特殊地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记载:"葎草甘苦寒,主五淋,利小便,止水痢,疗疟疾。"
五大功效颠覆认知
-
天然消炎药 去年隔壁王婶晒了一大筐拉拉秧,原来她每到换季就采收晾干备用,她说用开水泡拉拉秧当茶喝,喉咙肿痛三天就能缓解,村里老中医透露,这草含葎草酮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比青霉素还强。
-
痛风克星 镇东头刘叔患痛风多年,偶然听偏方说拉拉秧煮水泡脚有效,坚持半个月后,关节红肿明显消退,现代研究证实,其含有的黄酮类物质能降低尿酸结晶沉积,但要注意新鲜植株效果更佳。
-
湿疹救星 表姐家小孩满身湿疹,医院开的药膏见效慢,老家奶奶支招:采清晨带露水的拉拉秧,捣碎取汁涂抹患处,没想到连着敷三天,红疹就褪了下去,不过过敏体质要慎用,最好先在手腕内侧试敏。
-
结石克星 村卫生所老赵医生有个祖传方子:取鲜拉拉秧200克,加金钱草50克煎汤,每天早晚各服一次,他说这方子治好过好几个肾结石患者,但他强调这只是辅助疗法,真患病还是要及时就医。
-
外伤止血 小时候在地里玩耍划伤手脚,老人们随手揪几片拉拉秧叶子揉碎敷伤口,血立马就止住了,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它含有的鞣酸成分确实有收敛止血作用,堪称天然创可贴。
食用禁忌与妙用 别看功效多,但不是谁都适合,体寒怕冷、孕妇、经期女性要远离,想尝试食用的话,清明前后最嫩的嫩芽可以凉拌,但必须用开水焯三分钟去涩,有次看短视频博主生吃拉拉秧,结果半夜跑急诊,这教训可要记住。
辨别窍门与采收讲究 正宗的拉拉秧茎呈方形,叶对生,表面有细毛,九月种子成熟时会粘在衣服上,这正是判断真伪的特征,采收要赶在开花前,最好选晴天上午,露水干了药效才足,阴干时注意铺报纸防蚊虫,晒得太干会损失药性。
那些年错过的野草故事 记得姥姥常说,六十年代饥荒时,拉拉秧嫩叶掺着玉米面烙饼救过不少人,邻村张大爷现在还保持着每年霜降前收割晾晒的习惯,他说这草晒干了能存三年不坏,感冒发烧时煮水喝特别灵验。
现在城里药店能买到烘干的葎草,价格比茶叶还贵,但老人们总念叨野生的才够劲,就像那首民谣唱的:"路边野草莫小看,识得本是宝中宝",下次在郊外遇到拉拉秧,可别急着躲开,仔细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带着晨露的"天然药囊"呢,不过要记住,再好的草药也不能贪多,对症使用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