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体检查出慢性肾炎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懵了,医生开的西药吃了就吐,激素治疗搞得月亮脸不说,尿蛋白数值还忽高忽低,后来邻居张阿姨塞给我个泛黄的笔记本,说是她爷爷留下的手抄方子,让我死马当活马医试试,没想到喝了一个月,泡沫尿少了,腿也不肿得像个馒头了!
其实咱们老祖宗对付肾炎真有两把刷子,像黄芪这味药就特别有意思,它不像西药激素那样吓人,但是补气利水的效果杠杠的,我那时候每天用30克黄芪煮水,看着淡黄色的汤汁慢慢变浓,闻到那股豆腥味就觉得安心,配上15克炒白术,这俩搭档就像清洁工,悄悄把肾脏里淤积的湿浊扫出门。
说到茯苓我就来气,药店伙计总给我拿错,真正的茯苓应该是白白的,断面像雪花糕似的,闻着有股淡淡的菌香味,要是买到硫磺熏过的,不仅效果打折,喝多了还头晕,我后来都是固定在同仁堂买,每周五早上六点蹲直播抢鲜货,老师傅现切的茯苓片泡水能拉丝。
玉米须可别小看,我专门托东北亲戚弄了晒干的有机玉米须,每天抓一大把煮水,晾温了当茶喝,刚开始觉得像在喝草席水,喝着喝着居然品出点清甜,最神奇的是喝完半小时准跑厕所,看着尿液从浑浊变清透,那种成就感比中彩票还爽。
白茅根要选春天刚冒尖的嫩根,这时候的有效成分最足,我都是清明前后去郊外挖,回家洗净晒干存玻璃罐里,每次抓10根左右,配上3颗红枣,煮出来的汤水红亮亮的,喝着还有丝丝甜味,不过白茅根性寒,胃寒的人要搭着姜片煮才行。
山药真是个宝贝疙瘩!我后来养成了每天蒸铁棍山药的习惯,最开始当药吃,后来发现蘸蓝莓酱比甜品店卖的都好吃,特别是煮粥的时候放几段,绵密的口感能把整个粥底都变得浓稠,现在我家冰箱常年备着真空包装的怀山药片,随抓随用特别方便。
说个真事,隔壁单元王奶奶比我早半年查出肾炎,看我喝中药见效,她也照着方子抓药,结果她图省事把所有药材一股脑煮,没分开煎,结果当天就腹胀难受,半夜急诊挂水,所以说中药讲究君臣佐使,该先煎的黄芪一定要单独炖半小时,后下的玉米须得临关火前才放,这些门道可不能马虎。
现在每次复查我都带着保温杯装药汤给医生看,指标控制得比吃西药时还稳当,不过说实话,中药见效确实慢,我连续喝了两个月才敢停掉激素,中间有次偷嘴吃烧烤导致复发,吓得我赶紧把啤酒戒了,现在看到烤串都条件反射想逃。
最近发现个新配方,用冬瓜皮配赤小豆煮水,冬瓜皮要选带绒毛的,削下来晒干存着,赤小豆记得提前泡发,不然很难煮烂,这两样煮出来的汤水看着清淡,消水肿效果却惊人,我表妹孕晚期水肿,喝这个三天就见效,当然孕妇得问过大夫才能喝。
说到底,治肾炎就像养花,急不得也懒不得,那些瓶瓶罐罐的中药渣子,早就变成我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我不仅能分辨各种药材好坏,连煎药的砂锅都养出包浆了,最重要的是明白了,治病先治心,当年急着四处投医,不如静下心来慢慢